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施小琳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强成都极核主干功能的实践探索。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实事的工作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幸福成都成色更足、品质更高。
永葆初心、为民惠民,始终把建设幸福美好成都作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郫都区战旗村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民生实事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省委书记彭清华多次强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解决民生痛点,为我们做好民生实事明确了目标方向和着力重点。
过去一年,成都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民生领域投入稳定增长、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突出问题解决有力有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宜居城市品质更加彰显,成为唯一4次蝉联“长安杯”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永远在路上。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着力提升极核主干能级,为民惠民靠民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实事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动真情、用真心,统筹发展和治理,用足绣花功夫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努力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回应关切、精准施策,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强调,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确保把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做到市民的心坎上。
——守住民生底线,托底社会特殊群体、解决困难群众后顾之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保障低收入群体、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力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必须坚持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补尽补,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努力让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就业方面,要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细化专项补助、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指导,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让广大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方面,要发挥党委政府、社会慈善等各方面作用,完善以救助管理机构为核心、以社区为终端的救助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低保人员、特困人员等多层次分类救助体系,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快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不断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在住房保障方面,要坚持“房住不炒”,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合理确定老旧小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内容,加快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让住房困难群众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在防风险保安全方面,要聚焦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及时发现苗头性风险精准施策,严守城市安全底线。
——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市民群众多元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市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必须加强政府、市场、社会等资源力量统筹,推动民生服务更精准、服务内容更丰富、保障渠道更多元。在教育方面,要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扩大公办学位供给保障,持续深化教育“双减”工作,严格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2.0版,推行“托管+拓展”、“5+2”课后服务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切实减轻家长焦虑、学生负担。在医疗卫生方面,要结合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等不同特点,持续推动重大功能性、引领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依托“互联网+”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就近满足群众需要。在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方面,要围绕老人就近养老需求,加快普惠性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加快社会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六个老有”同步实施,努力让老年人乐享生活、安享晚年。在便捷出行方面,要持续优化出行结构,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出一批早晚高峰“高频率车”,动态开展地铁公交线路延时工作,依托“智慧蓉城”加强智慧交通建设,优化交通动态感知网络,让智慧交通给市民带来更良好的出行体验。在环境突出问题方面,要围绕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源头治理,着力解决好噪音、污水、雾霾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从环保问题解决中有更大获得感。
——强化文化惠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市民身心健康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要紧扣时代特色、巴蜀特点、群众需求,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精品力作,鼓励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和支持文化组织发展,加快打造一批文化地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重点人群心理关怀方面,要关心关爱在校学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加强青少年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加快基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建设,精心守护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在全民健身方面,要抓住举办第31届大运会、世乒赛、射击世界杯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电子竞技、射击等运动项目,加快建设完善“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城市氛围。
转变作风、凝聚合力,推动民生实事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办好民生实事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必须讲科学重方法、提能力转作风,努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民生实事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坚持遵循规律、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做强市场主体、做优主导产业、做大经济规模,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有“尽力而为”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态度,也要有“量力而行”的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持续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要坚持整体统筹、循序渐进,既发挥政府、社会、家庭各方力量,解决群众一个个具体问题,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加强项目可持续运行机制研究,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
——坚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关键在于用好的作风来办好事。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健全完善县乡两级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持续拓展“坝坝会”、“网络问政”等市民线上线下意见表达和建议反映渠道,充分动员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民生实事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问冷暖,以赶考姿态回应每件民生“小事”,真正以干部的奉献付出换取群众的巴适安逸。
——坚持统筹资源、多方联动。民生工程投入大、周期长,要统筹整合政府、企业、社团等多方资源力量,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要坚持民生事业全市一盘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联合共建等模式共担成本、共享服务,减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投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要创新公共服务组织和供给方式,持续发布民生项目机会清单,以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跟进,持续完善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和政府参股等形式,鼓励企业参与提供多元化、品质化、定制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针对特定弱势群体开展更多“小而美”的公益项目,不断满足多层次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压实责任、终端检验。民生实事效果好不好,关键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要压紧压实民生实事主体责任,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各区(市)县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区(市)县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年度监督计划,通过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实施全过程监督。要强化对民生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严把设计关、招投标关、材料关和质量关,确保民生工程成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要充分发挥示范典型引领作用,定期评选表彰一批民生工作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全民支持参与民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本文摘自2022年1月12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在2021年度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