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0年第10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0年第10期 > 详情
        行吟 | 元稹 骑马向通州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发布日期:2020-12-16 15:23:32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千古绝唱的大诗人元稹,一生中曾两次入蜀。在通州(今四川达州)四年作诗180余首,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也是他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确立和发展期,他一生最辉煌、最具代表性的诗作和诗歌理论,大都在蜀地完成。

        明 仇英《西厢记》图册之追问红娘

        为爱痴狂 悼亡诗千古流传

        读过《西厢记》的人,都会对年少风流的男主人公张生留下深刻印象。王实甫的《西厢记》根据小说《莺莺传》改编创作,多情而蕴藉的张生,其实就是作者元稹。

        元稹生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幼时长得清秀可爱,甚是聪慧,父母宠爱至极。家道中落,请不起好老师,母亲就手把手教他认字读书。父亲早逝,母亲带他投奔娘家,寄人篱下,他因此早熟发愤,15岁参加明经科考及第,此后愈发“苦心为文”“勇于为诗”。

        元稹21岁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任职时,发生了他在《莺莺传》中描述的爱情故事:他热烈地爱上了一位远亲17岁的女儿。通过她的一个侍婢,元稹以诗打动了情窦初开的女孩的心。然而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为谋求官职进京应试,狠心抛弃了痴等他的女孩。

        元稹在京城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被授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他迎娶了朝廷显贵韦夏卿的三女儿韦丛。婚后,韦丛跟随元稹过起了清贫的生活,无怨无悔。“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夫唱妇随,两人也算得上是神仙眷侣。然而,平静幸福的生活停在了第7年。这一年,元稹仕途失意,被贬出京,一路颠簸劳苦,再加上缺医少药,韦丛病逝,年仅27岁。

        韦丛逝世后,元稹写了大量悼亡诗:“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字里行间透着诗人的惶然、痛苦,现在读来仍令人心酸泪落。青衫落拓的诗人孤独无助,思念如海,为爱痴狂。

        《离思五首》中这首最为后世传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写得感情炽热,又含蓄蕴藉,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读完后总会让人潸然泪下。

        明 仇英《西厢记》图册之弹琴示爱

        初次入蜀 正是山花好时节

        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元稹名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第一,被授为左拾遗。

        元和四年(809年)3月,元稹任监察御史,受委去剑南东川按狱。这是元稹第一次入蜀,也是奉命出使。

        元稹自长安出发,取道骆谷,赶赴东川。骆谷,在陕西周至县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元稹的《邮亭月》题下注:“于骆口驿见崔二十二题名。数夜后,于青山驿玩月……”正是山花好时节,骆口驿(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东壁上有李逢吉、崔韶题名,北壁有白居易《拥石》《关云》《开雪》《红树》等题诗。对于在北壁题诗,白居易在他的《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骆口驿旧题诗》云:“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惟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

        过骆口驿后,元稹乘驿车途经青山驿,出骆谷至汉中盆地。时至清明节,元稹在他的《梁州梦》(梁州,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题下注云:“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忽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详细记载了他夜宿汉中的经历。

        离开汉中,元稹到达褒城。褒城,在汉中市的西北,今属陕西勉县。元稹写了《褒城驿》:“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已种万竿竹,又栽千树梨。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在西县白马驿,元稹有《江上行》诗云:“闷见汉江流不息……何事远来江上行。”西县,治所在今陕西勉县西老城。白马驿当以旧白马关得名。元稹的《清明日》云:“常年寒食好风清,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可见元稹是沿汉水逆流西行而上,从汉中到褒城再到西县的。

        元稹第一次入蜀是由西县向西南行至蜀门进入蜀中的。从他写的《漫天岭赠僧》诗:“五上两漫天”,可见其首次入蜀时经过漫天岭。两漫天,即大漫天岭和小漫天岭,二岭相连,在今广元市东北三十五里处。又《江楼月》题下注“嘉川驿望月” 可知元稹入蜀门,经大小漫天岭,到达广元,时间当在阴历三月中旬。又《嘉陵驿》二首与《江花落》诗,即是进入广元后入蜀途中之作。三月末,至望喜驿,有《望喜驿》《望驿台》诗:“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复西南行,至东川所治梓州(今三台)。元稹写下《好时节》诗:“身骑骢马峨嵋下,面带霜威单氏前。”另有《西州院》题下注云:“东川官舍”,诗云:“墙上杜鹃鸟,又作思归鸣。以彼撩乱思,吟为幽怨声。”

        因行程紧迫、公务繁忙,元稹第一次入蜀创作的诗文不多,其中以来往东川途中所作的《使东川并序》最为代表,记录了他出入蜀地时沿途的风光,既有嘉陵江的“江声如鼓复如风”,也有春光烂漫的“梨花万片逐江风……半路江流半在空”。

        通州四年 “元白”共谱新乐府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改授通州司马,第二次入蜀。司马不过是处置京官迁谪外地的闲职,但元稹关注民生疾苦之心从未改变。

        《告畲三阳神文》曰:“我贰兹邑,星岁三卒。熟视民病,饱闻政失。”刚到通州,他看到当地百姓的茅篱竹舍,大多被杂树乱草所遮蔽,“人家恰似甑中居”,阳光不透,空气不畅,蚊虫乱飞,虫蛇横道,医药条件落后,疟疾流行,于是劝导百姓“大课芟铚”,铲除房前屋后的荒草杂树,用系列诗歌介绍各种害虫,教授农人防御和治疗的方法,如寓言诗《虫豸诗》就介绍了七种虫豸,诗前有小序,对每一种虫豸的特性、活动规律及对付方法,都作了详细交代。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通州刺史病逝,元稹代理知州务。九月初,通州“霖雨既旬”,元稹为“负输获熟者”祈霁于神,并兴修水利。十月下旬,元稹带领通州闲余劳力开山,扩大耕地,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做准备,开三阳山六十里,开竹山三十里。另外,元稹还在通州南山建戛云亭。

        元稹在通州的所作所为,深得老百姓爱戴。元和十四年(819年),元稹离开通州时,百姓依依不舍,登高而望,目送天涯,留下了延续至今的“元九登高”习俗。

        被谪居通州的四年是元稹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创作了180余首即事感怀和酬赠唱和的诗,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比如奉使东川时经过褒城驿,遇到旧时相识黄明府,忆起当年逃席之趣事,又共饮尽欢,再论及当地的名胜古迹,“感今怀古”写下了《黄明府诗》。到达通州后不久,“染瘴危重”,辗转兴元疗疾,而好友白居易也在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听闻消息,病中的元稹十分震惊,痛心不已,作下了字字泣血的诗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白居易读到这首诗,黯然神伤,感怆不已,随即回信一封《与微之书》:“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元稹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入蜀通州创作的诗歌,与好友白居易共同创造了以清浅流畅为特色的“元和体”诗,共同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使诗歌成为反映现实的利器。

        长庆元年(821年),元稹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这时他已与白居易齐名,穆宗皇帝也很喜欢他的诗,致使宫中人人都知道方今有个“元才子”。次年二月,元稹当上了宰相,这时是他平生最得意的时候。后来,元稹再次被人诬陷攻击,先后被贬同州、武昌等地。大和五年(831年)七月,53岁的元稹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给后世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些低回人心的千古绝唱。(文 许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