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0年第3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0年第3期 > 详情
        名人 | 韩素音百年沧桑 根在成都
        发布日期:2020-04-16 14:39:35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1939年,着名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韩素音在成都一家医院当助产士;1941年,她在成都收养了女婴蓉梅,创作处女作。她以英文写就的作品就像一个个出口,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

        跨国婚姻的酸涩果实

        韩素音(1917年—2012年)的远祖是广东梅县的一个货郎,随湖广填四川的大潮,来到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成都平原,转而务农。周氏族人在郫县(今成都郫都区)发家致富,买田置业。他们的后辈以诗书礼易而跻身士大夫阶层。

        除了在郫县拥有大量肥沃良田,1795年至1917年,周氏家族的烟草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他们的“广兴号”在四川各城市都有分号,总店设在成都当年最繁华的东大街。广兴号以“信誉可靠、货色上乘、买卖公平、礼貌周到”着称。

        韩素音的曾祖父周道鸿是举人出身,着名学者,曾在甘肃做官;祖父周建渝担任过甘肃灵州知府,中年辞官回成都后,热心为人治病;父亲周映彤曾在四川乡试里名列前茅,假如世道不变,他也该遵循祖辈的足迹,通过科举入仕。不过,他生长于维新时代,科举恰好废除,家中三个兄弟,长子去了日本留学,幼子进军事学堂,家长想让喜欢研究探索的次子学习科技。恰逢四川省要选送家世良好、学业优秀的青年到欧洲留学,1903年周映彤从成都九眼桥登舟启程,赴比利时留学,就读于布鲁塞尔大学工程系。

        1905年,周映彤在比利时邂逅玛格丽特。欧亚人通婚,在当时惊世骇俗,难以被亲友祝福。但无论家人如何强烈反对,玛格丽特抱着甜蜜的愿望,1913年随周映彤来到中国。1917年,韩素音生于河南信阳,原名周月宾。

        韩素音兄妹都承受了父母不寻常婚姻带来的复杂、酸涩后果。父亲长期在铁路沿线闭塞而不发达的小地方,环境贫瘠,生活枯燥,他工作勤勉,工资却比外籍工程师们低一大截。

        母亲将丧子的痛苦转而泼洒给韩素音,她嫌大女儿相貌难看、性格倔强,不像妹妹蒂莎,既甜美、温顺、漂亮,还长着一张纯粹欧洲人的脸。

        父亲工作很忙,母亲厚此薄彼。尽管成绩优异,韩素音却日复一日被漠视、打击,这使得她在童年、少年时代愈发强悍不驯、好斗易怒,青春期也乖戾烦躁。很多年后她才知道,她的“丑”只存在于妈妈眼中,而她“有一种体格和相貌的永恒的美会超过她的两个妹妹”。

        成都寻根 亲情治愈

        1921年,全家人随父亲迁到北京。1935年,韩素音获得比利时庚子赔款转成的奖学金,赴比利时学医。后来又靠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助学金,在英国留学。

        韩素音兄妹成长的民国初年,东西方还横亘着巨大鸿沟,种族之间的隔膜、歧视无所不在。欧亚混血儿的生长,尤其伴随着凄惶与漂浮感。外貌不中不西,使得当年不少混血儿有性格阴影,神经质,敏感焦虑,交往障碍……韩素音很幸运,她天性勇猛,体格强健,求知欲旺盛,有充足的能量从“血统不纯”与母亲施加的双重束缚中破茧而出。更难得的是,父亲和三叔牵引她走近周氏家族,从仪式和情感上同时进入古典雅致、根深蒂固的大家族,使这个比利时与中国人的混血女儿,在兴致勃勃的寻根之旅中,将根须深扎进成都平原的滋润沃土,完成血脉、文化和亲情的层层皈依。

        韩素音抗战初期和丈夫居于重庆,她非常庆幸自己1939年初回到成都老家过春节,并在此后几年多次回家长住。三叔交给韩素音祖坟碑文上的拓片,她通过那些已经衰朽的纸片,去了解历代祖辈的履迹与荣光。1902年成都有了第一家照相馆,周家长辈都开明地照了相。将照片跟碑文参照,韩素音得以更真切地复原曾祖父等人的音容笑貌。

        一次家宴上,三叔宣布,他按照周氏宗谱的排列顺序,给侄女找到了准确的辈分名字,将她列入家谱。韩素音成为周光瑚——“光”字辈的三姑娘,枝繁叶茂的周氏家谱的一员。当然,她早已被带去拜了祖先,祖先牌位在羊市街三叔家的祠堂里,祠堂前的院子花木繁盛。

        那个春节令人陶醉,梅花开满庭院,花香、茶香与笑声交织,韩素音跟大家族聚在一起——回郫县祖屋祭扫祖坟,在延续久远、庄重缓慢的程序里,行礼如仪;大家一起守岁、聊天,听三叔长篇大论地讲家族往事、人伦传统、处世之道,温顺地跟在三婶后面走亲戚,给无数长辈磕头、鞠躬;与一大群堂、表兄弟姐妹玩耍,逛武侯祠、草堂寺,品美食;她吃辛辣的川菜,耐心地学会了中国复杂的亲属称谓……这种洋溢着浓郁温情,又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个性的古典宗族制度,在当时真是给惶惑、飘零的韩素音,慷慨而充足地浇灌了亲缘和族群的养分。她找到归属感,觉得自己的根就扎在这里。

        虽然周氏家族成员众多,有时也难免摩擦、不快,但所有人对韩素音都特别关爱。她后来发现,自己“从那时开始形成的对家里人深切的、也许是明确的爱,无论是时间还是革命都无法磨灭或摧毁”。她收敛起冲动急躁的个性,享受跟大家庭融合在一起的优哉游哉、安逸安全。

        收养弃婴 创作起步

        距离华西协合大学不远的小天竺街,有一幢朴素的两层木楼,青灰色瓦屋顶,中间一个院落。美国医生玛利安·曼利开办的助产士学校兼小型妇产科医院,就设在此地。来自四川各地的学员,在此接受三年培训后,成为合格的助产士,她们大多会到小城市开办诊所。进入这所学校,到各种各样的产妇家里接生,使韩素音暂时摆脱了在重庆当家庭主妇的沉闷与婚姻的愁烦,也更宽泛地接触到周家之外、成都不同阶层的生活。

        玛利安也是一位作家,韩素音从欧洲辗转回国的经历,尤其是她从香港经武汉、衡山、桂林到重庆,穿越南方内陆省份的见闻和观感,让玛利安认定极富价值,很契合欧美人了解战时中国的急迫心情。她俩合作完成了《目的地重庆》——韩素音写作初稿,玛利安修改润色。该书1942年在美国、英国出版,这是韩素音的处女作。她的写作,从一开始就在情感和内容上,跟中国紧密粘连。

        1941年秋,韩素音收养了一个一岁半的幼儿,孩子生于农历正月初三,梅花盛开蓉城的日子,丈夫唐保黄后来给养女取了个富于诗意的名字蓉梅——成都的梅花。当旁人都为这个生于贫困、被卖过几次的病弱女孩得到美好归宿而庆幸时,韩素音自己却深感幸运:“如果我不是小天竺街的一名助产土,我的生活中就不会有蓉梅。”蓉梅是她唯一的孩子,也激活了她的母性:“我无法想象我的生活可以没有她。”

        当年,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韩素音不到15岁就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打字员、秘书。她还兼了两份职,攒钱请老师补习中文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为将来念大学做各种准备——她的理想是成为医生。1933年,韩素音考入燕京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35年,她进入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院。1938年7月,念完三年级的韩素音突然脱离自己日渐靠拢的目标,返回战火焚烧的中国。所有人都认为她疯了。

        在归国海轮上,韩素音邂逅了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唐保黄(1907—1947年)。他俩相互吸引,船抵香港便订婚,1938年10月在武汉结婚。这桩被爱国主义、感激之心、一见钟情捏拢的婚姻,有过短暂或间歇的幸福、欢乐,但更持久的却是失望、痛楚和折磨。

        1941年底,唐保黄被任命为中国驻英国代理武官。1942年1月初,他们携女儿蓉梅飞离重庆。在伦敦,中断的医生梦逐渐苏醒,韩素音捡起功课,准备报考皇家自由医院所属伦敦女子医学院。她隐约预感到,有朝一日她要靠自己的力量抚养孩子。

        1945年3月,唐保黄任期满了回国,韩素音留在伦敦念书。靠着每月30英镑奖学金,她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孩子,拼命用功,心无旁骛,辛苦、贫困却快乐充实。1948年初,韩素音提前完成学业,进入皇家自由医院当住院医生。工作之余,她除了在病理学博物馆兼职,还继续去学校进修,了解霍乱、伤寒等在欧洲已绝迹但在中国还存在的疾病。

        1947年10月,唐保黄死于东北。1949年初,韩素音放弃了英国的安稳生活,携女儿前往香港。跟她1938年从比利时回国一样,这又是一次令人咋舌的选择。朋友们劝阻她:“不能老是把面包扔到水里去。”

        韩素音在香港玛丽医院担任急诊部主任。1949年夏天,她在一次餐会上邂逅《泰晤士报》记者伊恩·莫理循。伊恩·莫理循跟中国渊源不浅,父亲乔治·莫理循1897年至1912年担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乔治·莫理循也是旅行家,曾经在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及长江沿线旅游、考察,出版过《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他收藏的大量东方学文献及其通讯、日记,还有几千幅图片,成为研究当时中国历史、了解各地风俗民情的珍贵资料。

        不久,伊恩被派往前线采访。1950年8月,韩素音得知伊恩的死讯。这场仅持续一年多一点的恋情,一段云上的日子,戛然而止。那是一种很奇异的体验:她明知伊恩已逝,他寄出的信,却一封接一封到达,总共18封。“这种延期的、他还活着的假象使他的死变得虚幻了。”第三周以后,韩素音收到最后一封信,“我知道不再有他的信了,于是坐到打字机前,卷上一张纸,开始写我的《爱情至上》。”自传体小说《爱情至上》(现译《瑰宝》)1951年完成,次年在英美出版。出版商写信告诉韩素音:“我在英国的公共汽车上看到的妇女,胳膊下几乎都夹着一本您写的书。”

        1952年2月,韩素音开始第二次婚姻,定居马来西亚。她坦陈自己并未爱上伦纳德,结婚是为了给女儿蓉梅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1955年,韩素音的老朋友、新任印度总督马尔科姆邀请她访问印度。参观修建中的印(度)尼(泊尔)公路时,她爱上了负责工程的印度陆军上校陆文星。前两次婚姻或伤痕累累,或平淡无奇,到第三次婚姻,韩素音终于能享受江流宛转、月照花林似的恬美。她曾对陆文星说:“你是我的大地,要是没有你,我就不知所措。”他俩晚年定居瑞士洛桑,这段婚姻持续40多年,直到2003年陆文星病逝。

        百年沧桑涌笔下

        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行医15年后,写作与行医愈来愈难以兼顾,韩素音1964年关闭诊所,专事写作。她的系列自传《残树》《凡花》《寂夏》《吾宅双门》《再生凤凰》,既写个人和家族历史,也试图再现漫长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历史,同时也描述她中年走进的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这些书在一些欧美大学里既是历史研究着作,也是有关遥远东方的消闲读物。

        从1956年开始,韩素音频繁回国探亲、采访,她热切地渴望了解新中国的变化。那时,外界对极度封闭的中国充满好奇和恐惧,她及时为人们掀开了一个观察、探究的缝隙,经常到各国讲演。

        《瑰宝》欧美畅销,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声誉,1955年小说改编成电影《生死恋》,大受观众欢迎,还获得三项奥斯卡奖;1956年出版的《雨,我饮的水》,一直被美国大学列为研究马来西亚最好的书;完成于1957年的小说《青山青》也不断再版,又被好莱坞搬上银幕……韩素音的身份特殊,上世纪50—70年代,周恩来希望通过韩素音对世界传递中国的形象和声音,多次会见她,接受她的采访。韩素音为周恩来的智慧和魅力折服,也由衷地为新时代的进步、变化而高兴。

        冷战时期,韩素音力图摒弃西方世界的成见、偏见。对历史这个庞然大物,难以随时都驾驭得得心应手,但她的笔触一旦涉及个人直接感知的部分,就一下子变得细腻、精准、灵动。比如,她在东西方文化夹缝里被挤压、揉搓的憋屈感;成长中的踉跄、痛楚与强韧;几段爱情、婚姻的欢欣迷狂或伤痛绝望;命运的不由分说与不可思议……与此同时,韩素音对家族历史的深情回溯、刨根问底,以及用细节去还原旧时生活场景的篇章,最富意趣。她为我们留下了清末、民国时期内陆城市成都、重庆与北平的鲜活影像。

        英国国家肖像展廊展出过女摄影家艾达·卡尔1959年为韩素音拍的一组肖像。那年韩素音42岁,瘦削苗条,身姿笔挺,鼻梁又窄又陡,线条清晰简洁,像刀子雕出似的。她年少时的桀骜不驯已经被岁月打磨,有了一层淡淡的柔光,但那股倔强、笃定、我行我素,还是显而易见。这个遭遇过环境捆绑与伤害的女人,因为性情和才智的锋芒毕露,不折不挠,终究由早年的枯黄转为郁勃,迎来满枝浓绿青翠。(文 王鹤)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