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1年第7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1年第7期 > 详情
        寻秘 | 越南瓯雒 最后的蜀王朝
        发布日期:2021-09-14 15:47:53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开明王朝遂灭。然而,柔韧性极强的蜀人却顽强地在遥远的越南北部又建立起他们的国家和都城。传说开明王朝王子安阳王带领一支残部辗转南迁,最后到达交趾,也就是今越南北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蜀朝”,这个“蜀朝”,延续了大半个世纪。

        这个谜一样的蜀王子和他建立的瓯雒国,只是简单的传说吗?

        蜀王南迁路线

        交趾:南迁路线之谜

        这个谜一样的蜀王子如同一部年久失传的史书,带给我们语焉不详的历史,关于安阳王和瓯雒国有着太多的故事和传说,这其中夹着时间的黑洞,让人难辨真伪。

        交趾,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这个传说中的中国南大门拥有着太多的神话色彩,不论是正史《史记》,还是诸子百家的《淮南子》《吕氏春秋》《墨子》,都提到了交趾。书籍中的交趾常常跟中原地区上古先王神农、颛顼、高阳联系在一起,用来说明上古时期中原地域之广,这个被斥为“南蛮”的地方距中原地区有万里之遥。现在,我们走出四川,险峻的高山和崎岖的蜀道仍然让我们汗颜,在遥远的战国时期,究竟何处藏着一条蜀道,能让古蜀人完成如此壮观的迁移?

        据考古学家考证,出成都至雅安,逾大相岭至汉源,渡大渡河至越西,再逾小相岭至泸沽,最后沿安宁河至西昌,这条线路就是当年通往交趾之路,史载交趾“去京西南四千九百三十五里”,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如此说来,当时似乎的确有这样一种可能:蜀王子率其部落,自成都平原向西南,辗转来到交趾,建立瓯雒国。

        《交州外域记》详细记载下了这次壮观的迁徙,“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如此庞大的迁徙队伍,带来的除了战争,还有先进的文明和技术,交趾的面目由此改变。

        这些雒王雒侯也是迁徙者,和安阳王一样,战争使他们流离失所,考古学家证实,雒王雒侯是越王勾践的后世子孙。《史记・越王勾践传》记载春秋时,越国传至越王无疆时,楚威王兴兵伐越,杀无疆,越国诸侯逃窜至交趾,大者为王,次者为侯。然而,随着安阳王的到来,被人认为是避风港的交趾重新沦入了战争和争斗中。

        古蜀国亡于成都平原,又兴于交趾,一个朝代的沧桑跨越了千山万水,交趾是古蜀人最后一个起点,从那以后,古蜀国殒落了。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安阳王:真假蜀王子之谜

        有关安阳王的传说纷繁杂乱,这个传说中带领蜀人建立瓯雒国的首领到底是谁?他真是开明王朝的太子吗?

        历史上,开明王朝有一个早夭的太子,然而,历史却没有给予他太多的荣耀,甚至还没等到继承王位,这位太子就一命呜呼。《华阳国志》记载:“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等从石牛道伐蜀,……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灭,凡王蜀十二世。”

        秦灭蜀后,欲册封蜀王,无奈蜀太子已死,只得草草册封了三个蜀侯了事。这个早在国破时就葬身战场的蜀王子,如何又能率众人迁徙到交趾呢?

        有历史学家推测,这个蜀王子,并非真的蜀太子,只是一位蜀人假借太子的名义。历史上对于安阳王的记载,流传着很多版本。《水经注》《越史略》记载带领蜀人迁徒建国的安阳王姓蜀名泮,在位五十年,定都螺城。传说开明王朝的开创者是鳖灵,考古学家期望可以从考古发掘中找出关于开明王朝蜀王姓氏的资料,这是证实安阳王与古蜀关系的一个重要线索。

        瓯雒国:蜀人建国之谜

        一个国家想要变成什么或者追求什么,往往可以从它留下的遗址中发现一点线索。在这条线索中,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可以触摸到古蜀人的灵魂。

        长晴遗址,在越南北部,长期以来,这个遗址一直被考古界认定是瓯雒国的都城,在这座被认为是古蜀文明延续的遗址中,又一个三星堆文明仿佛降临了。

        牙璋,自唐代以来一直被用作兵符,一般分为两半,一半留朝廷,一半交将帅,出兵时合二为一。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牙璋,然而却是作为祭祀之用。越南长晴遗址出土的牙璋,大小形式都跟三星堆差不多,这仅仅是巧合吗?

        历史上的瓯雒国,定都螺城,开明王朝国灭后,这里延续着蜀国的命脉。瓯雒国是古蜀国另一个起点,古蜀人似乎把亡国的遗憾全部寄托在了瓯雒国上,一直到这个王国的终点。

        螺城筑于越裳,广千丈盘旋如螺形,又名思龙城。古蜀人筑螺城付出的艰辛,我们现在在神话中仍然可以窥见一斑。传说蜀人筑螺城,筑毕旋崩,筑了三年都没有筑成。正一筹莫展之际,忽有金龟从东浮江而来,能作人言。金龟和安阳王一起除鬼魅,斩白鸡,烧古乐器,螺城才一筑而成。

        神龟在古蜀历史上总是跟筑城联系在一起,古蜀人认为龟是坚固的象征,筑城不就的时候,总会有神龟指点迷津。史载秦将张仪筑成都城屡筑不就,经神龟指点才完成,故成都有“龟化城”之称。这两则神话似乎说明了当时蜀人筑城的艰辛,因为不懂地势,城墙极容易崩塌,神龟似乎也只是蜀人在筑城前进行的一个仪式。

        神弩:蜀人胜利之谜

        裸国,在交趾附近,它的标新立异使其经常出现在中原地区的典籍中。裸国“男女裸体,不以为羞”,现在看来,裸国似乎是当时一个土着部落,考古学家证实,裸国曾经与瓯雒国相邻,除此之外,瓯雒国旁边还有文朗国和南越王赵佗的割据势力。史载交趾先属雒人,后属瓯雒国,最后归赵佗所有。安阳王其时已经占据了交趾和邻近的九真,人口约20万,却一直试图扩大疆域。

        考古学家更倾向于把这种战争看成几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先进的文明和落后的文明之间必定会有胜负,在早期蜀人刚到达交趾时,这种文明的碰撞引发的战争优势表现得更为明显。有学者认为,安阳王的这支迁徙队伍除了3万军队外,几乎囊括了古蜀文明的各个方面,在这支队伍中,有专司祭祀的巫师,有负责筑城的工人,有制造青铜器的工人,他们带来了古蜀文明最精华的部分,与其说是蜀人的迁徙,还不如说是古蜀文明的一次有去无回的巡礼。

        相反,雒人的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射猎采集阶段,史载他们“射生为活,吞噬昆虫”,刀耕火种的农业只是用来补助射猎的不足,他们的生活状态,从迁徙到交趾一直延续了一个世纪。在强大的蜀人军队面前,这些雒人很块丧失了赖以生存的领土,不得不迁徙到更加荒凉的地区。

        攻占交趾后不久,安阳王就率军吞并了邻近的文朗国,这场战争同样没有花费古蜀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那以后,雄伟的都城,先进的文明,锐不可当的军队,一个新的古蜀王国在交趾冉冉升起。

        但是老冤家秦人,是蜀人挥之不去的恶梦,在随后与秦人和他们代表的中原文明对抗时,蜀人遇到了强劲的对手,秦朝的赵佗不断率军队向瓯雒国发起进攻,奇怪的是在早期,赵佗屡战屡败。

        有关瓯雒国的战争,一直跟一把神弩联系在一起,这把神弩叫金龟爪神弩。传说神龟助安阳王筑城后,在瓯雒国居住了三年,临行时,神龟脱其爪化为神弩。这只神弩后来成为瓯雒国克敌制胜的法宝。

        而根据《越史略》的记载,有一个叫皋通的人造柳弩一张,“十放,教军万人。”到底哪一个版本,才更接近历史的真相?着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认为,安阳王来自蜀地,对越作战,可能暂时处于优势。千弩齐发,一发杀三百人或有可能,皋通也只不过是瓯雒国一个善于治弩的大臣。

        这张神弩让赵佗吃尽了苦头,《水经注》记载这张神弩“一发杀三百人”,越军闻之丧胆,到了宋初,《太平广记》《太平寰宇记》更把神弩的威力夸大,“一放杀越军万人,三放杀三万人”。

        神弩的传说更像是一个神话,至于为什么最早在与赵佗的对抗中,古蜀国会拥有那么明显的优势?这一直是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尔后,中原文明的发展速度超乎了蜀人的想象,秦始皇灭6国,统一中国,这个帝国的余威震慑着远在西南边陲的瓯雒国。

        媚珠:蜀人亡国之谜

        3万蜀人把他们的生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战争中,人生不曾厚待他们,历史也永远地遗忘了他们,甚至连他们为之奋斗的国家,也在若干年后,重新灭亡。

        安阳王和赵佗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到瓯雒国灭。早期占据优势的情况终究短暂,在统一大势面前,安阳王的抵抗显得无奈而徒劳。始皇33年,秦国大军深入岭南,“略取陆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统一南方。

        始皇37年,秦始皇崩于沙丘。同年冬,南海郡都尉赵佗率师侵瓯雒国,与安阳王发生激战。史载安阳王以灵弩防御,击退佗军。赵佗见不得胜,通使求和。

        秦二世胡亥登基不久,陈胜吴广的起义揭开了反抗秦暴政战争的序幕,各路义军从四面八方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着整个秦国。赵佗趁机自立为南越王。

        赵佗见以武力胜不了安阳王,派遣儿子赵仲向安阳王的掌上明珠媚珠求婚,安阳王爽朗地答应了这门亲事。不料,赵仲婚后引诱媚珠偷看神弩,趁机毁坏。失去了神弩的安阳王很快没有了招架之力,秦二世二年,赵佗率师来攻,瓯雒国遂灭。

        古蜀国最后的历史,随着古叶榆河汹涌的流水,慢慢沉淀在历史深处。

        安阳王灭国后,有关古蜀的历史归于平静,就像尘土缓缓地从悬浮状态停了下来,只有它的传说被纳入历史。我们现在已经不能触摸它,仅仅可以从它的故事和传说中看到古老和荒凉之美,从某种程度上说,失去成都平原的安阳王和瓯雒国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流亡老人,秦国军队锋利的刀剑割断了它与中原文明的联系,也切断了它文明发展的动脉。此后,它一直苟延残喘,直至灭亡。

        有学者认为,瓯雒国还不是蜀国的终点,国破以后,他们迁徙的脚步就没有停过,在比交趾还要遥远的西卷和西屠,蜀人又相继建立起他们的国度,一直延续到几百年后的唐朝。真的是这样吗?究竟什么地方,才是蜀人南迁的终点?(文 | 图 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