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1年第8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1年第8期 > 详情
        天府 | 成都角力社 中国首家体育俱乐部
        发布日期:2021-10-12 15:26:42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成都体育往事

        七月流火,日本东京奥运会在推迟一年后的盛夏日举行,有关体育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波热点。此时节,让我们来回望作为我国体育传统组成部分的成都古代体育,那些熠熠生辉的活动和场景,比如战国时的弋射活动、晚唐成都的摔跤俱乐部、唐宋成都的足球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让古代成都人强身健体,也给他们带来了无限欢乐。

        “乐舞百戏”画像砖

        摔跤

        从宫廷走到民间

        成都人历来崇尚和追求快乐的生活方式。宋人任正一《游浣花记》说:“成都之俗,以游乐相尚”,这里一向流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大约在晚唐,以技艺为业的市民阶层积极酝酿成立各自的同业会社,率先成立的会社世称“角力社”,相当于现代的体育俱乐部。这是我国古代城市里第一个娱乐社团,距今一千多年。角力社的成立还标志着我国体育商业化运作的滥觞。

        所谓角力,即摔跤比武。角力之名始于先秦。秦统一六国后,亦称角抵,西晋又称相扑,两宋俗称争交、擂台,清代则称掼跤。在先秦,角力属于军事体育一类。《史记》说:“(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角抵俳优之观。”这说明秦代已有娱乐性角力。

        成都是开展娱乐性角力最早的城市之一。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中,常常见到贵族宴会上的“角抵百戏”。不过,汉代角抵戏,广义上是包括杂技、乐舞、魔术等内容的文体表演。狭义的角抵,即摔跤比武,有时称手搏。唐代以前,角力表演是为宫廷和官府宴会助兴。到了唐代,角力在成都才以擂台赛形式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的娱乐生活。至晚唐,成都角力社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娱乐性角力向纵深发展。

        角力赛

        成都市民的狂欢

        宋人调露子《角力记》说:“蜀郡之风,少年轻薄者□□(原文缺字)为社。”青少年以加入角力社为时尚。角力社的工作:一是招募角力高手;二是培训角力选手;三是承办比赛;四是向社会宣传角力诸事例。《角力记》记载,角力社在交通要道和繁华市肆设点招募“勇壮者”,达成协议后,喝酒吃肉,并支付订金,“约至上元(元宵),会于学社(角力社)。”选择“山前平原”搭建擂台。赛前,参赛者口头承诺角力规则,然后开始比赛,可使用踢、打、摔、拿等多种技法。被击倒在地者为输,而胜者为擂台主,接受下一个参赛者挑战。从上元至五月初方才罢擂。“赢者,社出物赏之,彩马拥之而去。观者如堵,巷无居人。”角力赛成了成都市民欢乐的聚会。

        两宋,受成都角力社影响,各种娱乐会社在大城市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说书有“雄辩社”、演杂剧有“绯绿社”、影戏有“绘革社”、吟唱有“律华社”。各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相继成立,如踢足球的“圆社”(又名“齐云社”)、“蹴鞠打球社”,射箭的“川弩射弓社”“锦标社”,使弄棍棒的“英略社”,摔跤的“相扑社”。各会社均组织严密、管理严格,如:圆社的都部署相当于俱乐部总经理;教正、社司类似副经理;知宾、节级负责接待,会干统管内务。社员违反社规将被取消社员资格。

        擂台赛

        民间俗称打金章

        宋元时期,往往设“旗帐、银杯、彩缎、官会、马匹”等大宗奖品,使“诸道州郡,膂力富强,天下无对者,相扑而夺其赏。”与成都不一样的是,在京城等地,一些会社只注重商业利益,为吸引更多观众,组织女子角力。比赛时女子同男人一样也是裸身。古代,之所以裸身角力,《谷梁传》记载:鲁公子友与莒大夫挐有私仇。友提议:以角力了结恩怨。两人“屏左右而相搏”,友即将落败之时,拔出匕首杀死了对方。从此以后,角力参与者须上身赤裸,下穿短裤,以防带暗器伤人。司马光对女子裸身角力十分愤怒,在给仁宗皇帝的奏章中说:“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认为女子裸身角力,伤风败俗。不过,无论男女,裸身角力直到元代才完全绝迹,清代角力则有专用服装。

        大概是成都率先成立娱乐会社的缘故,所以直到清末民初,官方和民间的娱乐体育会社皆十分活跃,以打擂形式的角力仍在流行,尤其是青羊宫花会期间的擂台赛,闻名遐迩。参赛者自愿报名,不分重量级别,以抽签方式配对,比赛采用淘汰制。选手获得复赛资格后发给纪念章,称作打蓝章;进入前十名发银质奖章;最终前三甲获得者发金质奖章,称作打金章。由此,成都俗称擂台赛为打金章。

        比赛日,市民蜂拥而至,一边观看比赛一边品头论足。徐重蕃《成都青羊宫花会竹枝词》曰:“登台较技问谁强,出手双方各主张。却怪旁观空展劲,说他起腿不相当。”每对选手打三轮,以击打点数多少、挂彩(见红出血)、倒桩(倒地)、甩翻(打下擂台)等判定胜负。陈宗和《青羊宫花会竹枝词》说:“流血相争笑此曹,会场新筑擂台高。就中拳法谁伏胜,夺取金牌兴自豪。”金章获得者,身披红绸,胸挂金章,骑上骏马,上街游行,鞭炮声声,锣鼓阵阵,前呼后拥,无限风光。(文 游上 | 图 林元亨 叶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