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说的东郊,是指城东一带,但今天这个词汇已经不适用了,因为现在成都三环以外早都不算郊区了。
关于成都城市的界定,这几十年来不停地在变化,从以府河、南河为界,到以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为界,到绕城高速,二绕……但是,东郊这个词在城东某些人口中还是没变,退休老工人坐在一环路边上的茶馆里冲壳子时,还是习惯说“我们东郊这一转……”
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人民南路、人民北路把城一剖两半,东边是东城区,西边是西城区。在磨子桥赶6路公交车,出了猛追湾,过了二号桥就是田坝,路两边鸡犬之声相闻。那就是东郊,一个工农紧密结合的地方,成都大部分工业企业都集中在这里。
那时候,东郊的人牛啊!都是些以带神秘编号的信箱为名称的工厂,虽然照现在的说法他们都是些蓝领,但绝对比现在的白领洋盘。成都女娃子搞对象,东郊的优先考虑。成都的城市格局好像是一张蜘蛛网,以一个中心向外扩散,但以前东郊有自己的中心,那就是建设路,那里商场、影院、医院、学校什么都有,是东郊人自己的“春熙路”“盐市口”。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企业改革带来的阵痛,风光一时的东郊人没了脾气,是的,那时的东郊甚至显得有点穷酸,就连刃具厂那座东郊标志性的苏式建筑也失去了风采。不过很快又“风水轮流转”,沙河整治一新,原来的厂房变成了一个个新楼盘,东郊人重新找回了自信。
我所认识的东郊人都对东郊有一种心理上的依恋,尽管工厂迁走了,要去更远的地方上班了,但他们大多数愿意在东郊买房居住,而且是在原来厂房拆除后建起的楼盘买房。特别是那些老工人,他们说,住在这里才习惯。(文 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