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摄影师卡尔·迈登斯是西方近代着名摄影记者。1941年1月,卡尔·迈登斯夫妇受《生活》周刊社派遣,抵达重庆,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留下了大量珍贵照片。在1941年11月24日,《生活》周刊用8个页码刊登了迈登斯夫妇的专题报道《中国式小镇--小场镇使中国不可战胜》。摄影师眼中这个体现“中国不可战胜”精神、代表典型中国传统生活的场镇就是成都龙泉驿。
事实上,除了杂志刊发的28张照片外,卡尔·迈登斯当年在龙泉驿拍摄的照片有400多张,其中涉及方氏一家共182张。他运用了社会学方法,用镜头反映了中国农村家族(庭)的传统生活,方家成为他选中的代表。这些黑白影像将这个大家族的生活状态鲜活、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让今天的读者清晰地看到那时一户中等规模人家在川西林盘中“秩序与和谐”的生活情景。
80年后,笔者购买到这批照片的版权,并找到了当年大家族合影照中如今唯一的健在者方柏楷。
去龙泉赶场时方氏一家8口坐茶馆
耕读传家东山上
方氏一家是由26人组成的四世同堂大家庭,1941年卡尔·迈登斯为方家拍摄合影时,成年人15人,小孩11人。当年,方柏楷还是一个9岁多的孩子,而今已近耄耋之年。老人回忆说,当年家里的二嫂是福音堂的教徒,是她带卡尔·迈登斯来家里拍摄的,前后共进行了约两周时间,非常真实细致地呈现出东山上一家人生活的状态。他还记得一个细节,拍摄时摄影师用了闪光灯,这引起了爷爷的不满,说是把家族的风水都照跑了。
方氏四世同堂 26 人大合影。第一排左三为方柏楷、第二排右一为“二嫂”,中间是家族核心人物方大爷
方家拥有正房一座、附房两列,屋后竹林一片(竹林与房屋的面积大小比例大致接近3∶1),房子左前方有一口小水塘,房前田、地、水渠若干,构成一个典型“田-林-宅三结合”的广义林盘。附房有碾房,里面有加工稻米的罍子、碾子、风车、圆筛等全套工具。另一边附房是圈房,里有两头牛、6头猪以及12把锄头等农具。卡尔·迈登斯的镜头还忠实记录了传统碾房加工大米的四个步骤。
方氏并非客家人,方大爷有时坐在堂屋看书,背后是一个很气派的神龛,上供奉“方氏历代始高曾祖考妣神位”,两旁是神榜和对联,还有祖上的神像。堂屋透露着一些书香气息,显示出东山中等农户仍保持耕读传家的风范。
方大爷有时还要教小孩(孙子和曾孙)读书识字,作一些启蒙教育,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都会到学校就读。农民在家里有很多劳动项目,男子在家里主要做磨粉、加工大米等需要重体力的活儿,然后是晾晒粮食、维修农具等。妇女操作织布机和打草鞋的工具,然后是纳鞋底、掐编草帽的辫子,以及加工辣椒、茄子等大宗蔬菜,准备上市场售卖。女孩子从小学习纺纱和做针线,挣钱归自己作私房钱。男孩子负责放牛和打牛草。闲下来男子们坐在一起喝茶,还可以唱曲,乐器比较简单,主要有二胡、笛子、铜铃、阮。女人负责厨房,小女孩烧火,妇女掌勺做饭。
吃饭时老人和妇孺一桌,壮劳力另一桌,夏天菜肴都是炒二荆条和蘸茄子,只是分量不同
当年东山乡村中等家庭在农忙时节吃的是白米饭,平时则要加些红薯和玉米。夏季桌上的菜主要有两样,炒辣椒和需要蘸水的蒸茄子。孩子们在院子里爱玩“蛇抱蛋”,这是一项非常着名的游戏,很激烈,民间俗语有云:“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好玩不过蛇抱蛋。”当年一个房间有两张床,可能要住3至5人。所以方家这个有26人的大家庭,专门的寝室并不多。
团结勤劳抗旱天
民以食为天,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方家房前耕地面积是房屋和竹林的数倍,这也是方家主要的财产,其中尤其重要的又是水田。耕者有其田,可以耕种的田地才是农村家族(庭)存在的基础,不然那标志性的竹林和舒适的房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倾覆只在一瞬间。
方氏一家地处东山,沟渠水源并不丰富,必须辅以堰塘和冬水田积水。为了增加水田面积,照片上的方家年轻人在用龙骨车提水,以便稍高一级的土地能种植水稻。而房前矮一级的水田,在冬天不耕种,直接蓄水作冬水田,既可保证冬天方家生活用水,又能保证来年种水稻时所需水源。
川西林盘中东山和坝上的最大区别,就是水源保障能力的区别。这也是东山客家人一旦发家后,都想到坝上购置一宗土地的原因。卡尔·迈登斯的照片中有三人一排薅秧的场景,说明方家已经种下了第一批秧苗,并且长势良好。同时,一人在使牛犁田,另一人再进一步使牛耙田,使之更平顺,加上车水的几张特写,似乎表明当年水源不够,遇到了旱情。往年能够插秧的田没能一次性栽种够水稻,现在正努力人工提灌,整理水田,争取能再扩大水稻栽种面积。但是,再高一级的旱地主要任务是挖地,使之平整细碎,准备种其他旱作农作物,比如红薯,而已经种上农作物的,则继续挑水浇红薯苗等,不再奢望还能种水稻。
方氏的主要劳动力非常勤劳,这一点从吃饭就能看出来。家里饭桌上只有一部分人,方大爷与女人、孩子一桌,几位壮劳力另一桌,还有一部分人为了争分夺秒地完成水田规整,由家里人送饭到田间地头。团结一致的辛勤付出和井井有条的安排,使得方家安然度过1941年前后连续的旱情。
去龙泉街上赶场
方家与市场的关系很紧密,从赶场的排场就可以看出些端倪。
俗话有“一人供(养)一口,推车抬轿走;一人供十口,背包捞(拿)伞走;一人供百口,骑马坐轿走。”方家人数中等,到龙泉镇赶场时,管理25口人的方大爷坐滑竿(在院子里检查组装,并配上遮阳布),由两个孙子抬,享受着“供百口”的待遇。儿子则戴顶草帽,提着酒瓶,似乎是“供十口”的身份。儿媳提着一个篮子,要去买些家用的小东西。再带上孙子,一行八人,这个人数占全家约三分之一,留下的人继续忙各自的活儿。卖茄子的挑着担子单独快行,去赶早市。可以想见,其他时候,方家还会带着他们的生猪、粮食、草辫子、草鞋、纺织品、竹器等上街售卖。到市场的目的,包含了解社会动态,为子女的将来作打算,熟悉当下的市场行情,学习先进的耕种方式和农作物良种、决策自家田地物种和耕作方式的选择等等。
方家人到了龙泉镇街上,先观察街上的各种行情,然后找一家茶馆坐下来,会一会老熟人,打听着各种消息,交换着各自需要的情报。其他人办完自己的事,又回到茶馆来集合,各自有各自的收获,稍作交流总结后,心满意足地回家吃午饭。整个赶场的过程花销不大,但很重要,方家人与场镇就是这样互通有无。
卡尔·迈登斯用其亲眼所见的真实,将一户中等规模的川西林盘生动地呈现出来。林盘实现了人地关系的“秩序与和谐”。在外人看来,其外在标志包括竹林长势好、狗不轻易乱叫、燕子固定每年要来筑巢等。而内在的标志,则是林盘中的这家人走到街上,特别是族长(或当家人)是否受人尊敬,是否充满自信。
这种尊敬和自信甚至跟金钱无关。卡尔·迈登斯描述说:“正如上面的那些图片所显示,与其说他们是自我任命,毋宁说是为了无关报酬的权威和尊严。”一家人将自家田地、生活经营得当,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就可以悠然地生存在东山乡村之中,行走于场镇之上。这代表着中国传统村民的文化自信。(文 胡开全 |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