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成都东御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街之北侧西段拆除了一大片老旧建筑后,成为宽阔漂亮的天府广场一部分。但同时,每每一提到这条街,好些土生土长的“老成都”不单是点赞它的现在,更回味它的过往,总爱津津乐道于它的历史文化、人间烟火,总想在这里打捞一些成都人的乡愁。
东衘街由于处在成都市的中心繁华地带,当然掩藏了讲不完的岁月风霜和人间烟火
汉代衙门明蜀王府
东御街西接西御街,东至盐市口,长480米,街名为明代旧名,系明蜀王府外城(萧墙)之南垣主干道,故称“御街”。御街分东、西两段,此段在东,故名。萧墙高一丈五尺,南临金河水。
据《成都城坊古迹考》(修订本)记载:“1984年修西干道时,于东御街西南口发现宽约八米之旧河床遗址,河床中密布木桩;又于祠堂街发现宽约六米之河床。此为金水河旧道。近世金河水道在其南,与旧河床平行。”这表明,东御街古址曾是金河水流经过的地方。
1952年修人民南路时,东御街西头地面下发现了明代蜀王府的鼓吹亭——“龙吟亭”的石质基础(同时发现的还有西御街东头的“虎啸亭”)。由此推断,当年的御道要比现今的人民南路宽得多。
2010年11月5日,东御街口老百货大楼门前人防工地中央,出土了两块东汉末年记事石碑,即后来称呼的《李君碑》《裴君碑》。每块碑重达4吨,碑上篆刻字迹苍劲有力。李君碑大概是东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立于“殿堂”内,为蜀郡太守李君德政碑,有800余字,碑阳记载李君生平功绩,碑阴罗列联合立碑的属官官职、姓名。裴君碑立于顺帝汉安三年(144年),后因故倒塌破碎,桓帝元嘉二年(152年)重立,有1400余字,涉及当时有关文教的内容,“巍巍大汉”“列备五都”等文字反映了当时成都的重要地位。后来有学者判定两块汉碑的设立地东御街当是文翁石室遗址,也有专家认为,石碑所处位置可能是当年的衙门、集市、寺庙等公共场所,印证了当时成都的繁荣昌盛。
粤香村的发祥地
“粤香村清真餐馆”开办于20世纪40年代,地点在东御街靠盐市口的一条小巷里,大体位置在原人民商场南门的斜对面。这里当时是成都有名的热闹去处,内有“鸽市”“鸟市”和可供玩家或市民休闲的茶馆,每天这里的茶客川流不息,茶馆老板姓孟名中云。
常到此喝茶的老茶客陈先生是个有身份的人物,据说当过师长,他与孟老板过从甚密。陈先生除了喜好品茶,对清真餐饮亦兴趣浓浓。一日他向孟老板提议,附近一带皆回族人民聚居之地,何不在此开家牛羊肉清真餐馆?孟老板表示赞赏,于是便邀约曾事厨荣乐园的赵子华、清真西寺的阿訇哈有福一起,共谋清真餐馆筹办之事。四人相聚,一拍即合,决定各负其责,由陈出资、孟出房、赵出技术、哈做清真餐饮风味把关,一个是资方,一个是房主,一个出技术,一个搞管理,因陈先生祖籍广东,故取名“粤香村清真餐馆”。
“粤香村”来历知者不多,有人望文生义,误以为这里的菜肴都是广味儿,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当时粤香村着名的菜品有回锅牛肉、坛子蹄掌、生烧头蹄、红烧狮子头、清炖牛尾、海味三鲜等。由于粤香村对顾客和食材供货商都很讲信誉,生意越做越好,其菜品完全按照回族人民饮食习俗,牛羊和家禽必须鲜活,一律由专人宰杀,深受群众信赖。
后来,赵子华还聘请了多位擅长烹调牛羊肉的着名大师傅,很快粤香村成了成都最大、最地道的一家清真餐馆,在成都独树一帜,无人不晓。
新中国成立之初,粤香村迁移至西御街原“清真西寺”斜对面,离皇城清真寺仅百米之遥,更方便回族人民和喜食牛羊肉的广大市民用餐,生意愈加兴旺。
1997年,为建天府广场,原西御街北侧自小河街以东那一段被拆除,成为天府广场的一部分,“粤香村”再次西迀至东城根南街66号。
“蜜桂芳”高唱“花生糖歌”
我第一次吃“蜜桂芳”的花生糖、米花糖是在儿时的上世纪50年代,吃着特别香、特别脆、特别甜,后来方知,“蜜桂芳”的花生糖、米花糖是深受市民喜爱的成都美食,更是孩子们爱之若狂的零食之一,难怪成都乃至川内有儿歌广为流传:
洋娃娃,
睡凉床,
莫得铺盖盖衣裳,
妈妈问我哭啥子,
我要吃点儿米花糖。
“蜜桂芳”的老板姓杨,仁寿人,文化不高,人长得高高大大、精精神神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杨老板到东御街109号开店铺,生产和销售花生糖、米花糖。创业初期,他做的花生糖、米花糖虽好,生意却不见得好,于是他站在店铺前扯起嗓子喊:“我杨麻子的花生糖不香不脆,一律包退!”这一喊还真灵,顾客果然就多了起来。
紧接着,一不做,二不休,趁热打铁,他推出了生意经三部曲。
其一,高唱花生糖歌。找人作曲作词,编了首“花生糖”歌,印成歌单,见人就发,且每天早上一开店铺,就叫老乡、徒弟站好,排成一排,由他拿着鸡毛帚亲自指挥,齐唱“花生糖”歌,引来街坊邻居捧腹,过路行人大笑不止。这一招确实招徕了不少顾客。
其二,组织一批流动小贩走街串巷。做了白大褂几十件,上印“蜜桂芳花生糖”字样,再配备装花生糖的玻璃箱若干,让小贩穿着白大褂,背着玻璃箱,茶馆进、酒馆出,穿大街走小巷,硬是把“蜜桂芳”花生糖、米花糖的香味儿撒遍了九里三分的天府蓉城。
其三,瞄准州县远销他乡。专门邀请了一批仁寿同乡亲友,回仁寿、走资阳、去简阳……设销售网点。这,多少有了点后来“红旗连锁”的味道。
如此这般,“蜜桂芳”的生意果然越做越红火。
我未见过大名鼎鼎的杨老板,但杨老板之子却是我读中专时的同班同学。在杨同学面前,我曾不经意地提起,“蜜桂芳”的米花糖好好吃啊!杨同学只是微微一笑,不作答。杨同学二胡拉得特别好,最爱拉刘天华的《光明行》,拉得生气勃勃。我想,他一定期望他以及他父辈创下的产业有光明的前途吧!
曾经的打铜一条街
所谓冷锻,是指把不加热的毛坯进行锻造的一种制造工艺,也是一种加工方法。
史载成都的金属制品手工业由来已久,自唐就已繁盛。探究成都老街名之来历即可知道,成都的铜器业最先是集聚于东、西打铜街,本土市民常用的紫铜火锅、铜面盆、紫铜开水壶,都能在这里买到。
清末民初,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在东、西打铜街的铜器冷锻作坊店铺逐渐迁至东御街,这里成了成都铜器业较集中的一条街,据说有好几十家。这里的铜器冷锻作坊经营性质是工商兼营、自产自销,皆沿街开店。店内一般用半间设置玻柜一个,用以陈列小件铜器,如酥油灯、藏碗,衣装上的饰件及铜水烟袋、茶船子等。玻柜后面是货架,陈列紫铜火锅、紫铜开水壶、铜面盆、唢呐铜号等中型器皿。
冷锻作坊另一半店面则安置冷锻工具,如马凳、胎模及各类槌具等。
冷锻作坊一般有师父一人(或师母及其儿女),为本店店主,徒弟一至二人,初来乍到的徒弟先要做些家务方能上岗。还有技工一人,负责冷锻工艺技术,多为聘请或满师的学徒。若生意好,铺面开间大的,也有请两个或更多技工的。
至于冷锻作坊铜的来源,或回收旧杂铜,将其铸成铜条,打成铜板备用;或买主来料加工,打成的成品,其样式、重量,一般都符合买主要求,不会差错。
当然,并非说这条街挨家挨户全是铜器冷锻作坊,其中不乏有别的商家杂陈其间,共同营造这里的繁华。比如,为满足学校定制条方形、三角形校章的需求,出现过多家手工徽章制作的商家,原东御街259号(后调整为129号)赫赫有名的“成都宝星工业社”便是其中之一。
有意思的是,当时东御街还有家“宾宾宾馆”,恰到好处地与“新新新闻”成一妙联,大意是以待宾客之礼来接待宾客的宾堂,三个“宾”字连在一起,既引人注目,又道明该店的服务宗旨,何其妙哉!
东御街还有家专售胡琴及箫笛的店家,其招牌“六律斋”根据《孟子》“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而来,作为乐器铺,取此店招,甚为贴切,寓意高雅。
三件小事终身难忘
新中国成立后,东御街先后兴建了百货大楼、成都火车站市内售票处、机电公司、香雪海餐馆等,曾经辉煌的铜器业渐渐萎缩直至不复存在。因这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是市民购物、逛街的首选之地,我也有事无事都爱来这里走一走。在这条街上,有一些场景让我终身难忘。
那是扯布买衣得凭布票的年代,从百货大楼东端那道小门进入,再爬上二楼的楼梯口,这里有一个专为市民更换针织衣领口、袖口的服务部,而且不收布票,特受市民欢迎。棉毛衫领口、袖口穿烂了,只需付上少许工本费,即可在此换上崭新的领口、袖口。我在这里就换过两次领口、袖口,换了又能再穿三年,高兴啊!幸福,有时就这么简单。
上世纪60年代,香雪海餐厅的“海式包子”因其个大、馅多、味美特别有名,购者常常是排班站队“打拥堂”,依稀记得是卖9分钱一个。一日,嘴馋,我很想吃两个,便递上两毛钱。很凑巧,此刻卖包子的恰好是我的老熟人!他收了我两毛钱,却递给了我包子四个,微笑着向我挥了挥手。他是抢着买单,向朋友略表寸心呢,还是慷餐馆之慨呢?不得而知。我想,这或许就是成都人之所以叫成都人的人情吧!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电视机还是紧缺的分配商品。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本单位发了一张“18寸星牌电视机”购物票,购买地点就在东御街南侧的机电公司。那天我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去提货,小心翼翼地把电视机牢牢捆绑在自行车后面的架子上,缓缓推出大门,方发现东御街上推着电视机的自行车像牵线线一样,场面壮观极了!路人一阵好奇、惊叹——哟!不要钱嗦?随便拿嗦?(文 武遥 | 图 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