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1年第5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1年第5期 > 详情
        天府 | 永陵 昙花一现的凄美长叹
        发布日期:2021-08-18 14:25:41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永陵绝唱

        昙花一现的凄美长叹

        “二十四伎乐”石刻图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永陵里的几株曼陀罗开得繁茂而恬静。沿着林木葱茏,石马、石虎、文武石人对列的神道,走进略微幽暗的墓门,突然间,墓室的富丽堂皇瞬间就冲淡了之前的忐忑——镶嵌着九纵七横门钉的朱漆墓门往里,是多重劵拱构筑的地宫,疏阔高朗,但精美的须弥座式红沙石质棺床却几乎完全占据了地宫中室的空间,在龙、凤、荷、云等华丽纹饰之间,是栩栩如生的24乐伎,她们或轻歌曼舞,或击鼓弹奏。而墓主、前蜀皇帝王建的石像端坐地宫中,和颜悦色地观看着眼前的一切,活脱脱一幅宫廷歌舞盛宴图。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永陵抬棺武士石像

        美丽的错误 琴台是永陵

        曾几何时,这座王陵突兀于成都西北角偌大的封土堆,一直都被成都人叫作“琴台”。风雅的成都人相信,这处高高的土台,就是当年大词赋家司马相如抚琴的地方。直到1940年秋,为躲避日军轰炸,当时的天成铁路局在荒芜的“琴台”下挖建防空洞,“琴台”的历史真面目才揭开面纱。

        挖建防空洞的工程开始不久,一道坚固的砖墙就阻挡了施工的进程。就在人们为找到“琴台基脚”而兴奋不已时,闻讯赶来的四川大学史学系教授冯汉骥通过砖墙形制推定,认为这是一处年代久远的古墓葬。但苦于没有经费,只好将土方回填。

        事过整整两年,在冯汉骥的主持下,考古发掘工作方才得以正式进行。考古人员进入地宫后,发现古墓虽遭盗墓贼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残存的器物不少,比如玉大带、兔头龙身谥宝等,尤其是银皮镶边的哀册匣、谥册匣保存完好。打开匣子,玉册明确地记录了前蜀年号、墓主人王建的逝日、葬期、陵号“永”等。永陵成为了国内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葬仪,凡是帝王逝后,其葬所皆称为陵,寓意如山陵般高大;陵有命名,即所谓的“陵号”,如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的乾陵、汉武帝的茂陵等。《说文解字》言“永,长也”,王建陵号取“永”,自是祈愿魂灵天长地久。而中国古代帝王陵中,号永陵的,尚有秦武王陵、西魏文帝陵、南唐元宗陵、明世宗陵等。

        “琴台”一夜间变身为永陵,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人早就记述了永陵的具体位置。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诗人陆游在《后陵》诗序中写道:“后陵永庆院在大西门不及一里,盖王建墓也,有石二幢,犹当时物。”这里说的大西门,指的就是过去成都的西城门。1971年,在永陵西南约400米处曾出土一尊高达3.2米的石像。石像佩剑持笏,应为陵墓神道旁的石翁仲。这尊石像如今就放置在重新规建的永陵神道旁。

        而陆游诗序中提到的“永庆院”,其前身为附属于永陵陵庙的佛寺“永宁佛宫”。曾经,永陵除地宫之外,还建有地面陵庙建筑。史载,王建死后,蜀中着名画家赵德齐与高道兴曾奉令在永陵陵庙中绘壁画一百余堵,可见陵庙规模之大。北宋年间,崇道的宋真宗在全国遍置道观,永陵陵庙被拆毁大半,用于蜀中名观玉局观的重建,及至陆游入蜀时,被宋徽宗更名为“永庆院”的永陵陵庙早被大火焚毁,从诗中描述到“陵阙凄凉俯旧邦”,可见陆游所见的永陵已十分荒芜。

        焚毁的永庆院从此再无修葺,逐渐沦为无从考证的一座土堆。或许是因为杜诗中的一句注解——“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于是后人便将它附会为司马相如的琴台了。而随着永陵的发掘,美丽浪漫的传说戛然而止,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24乐伎展现出来的成都五代十国时期的奢华与风雅。

        永陵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平民皇帝 “豹变”人生

        847年,唐宣宗李忱即位;也是这一年,王建出生于河南舞阳一户卖饼世家。

        应该说唐宣宗是位好皇帝,他恭俭和顺,英明果断,体贴百姓。此时的唐王朝,在历经安史之乱、牛李党争等一连串变故后,帝国已显衰败之象。与宣宗相比较,王建却并非一个好百姓,因为贩卖私盐,他一度入狱,幸得打通狱吏将他放走,才得以保全性命。不过,王建亡命途中,却有僧人指点他“骨相甚奇”,可求“豹变”。

        859年,唐宣宗去世,继位的唐懿宗奢侈无度,赋税刻薄,唐王朝病入膏肓。至玩物丧志的唐僖宗李儇继位(874年),河南范县盐贩首领王仙芝揭竿而起。这一年,王建27岁,他没有加入农民军,而是投入到唐忠武军麾下。由于他“机略拳勇,出于流辈”,很快就由列校升至都头,又因护唐僖宗有功,任神策军宿卫将军。891年,王建入据成都,很快就控制了蜀地,并于903年被唐昭宗册封为蜀王,时年56岁。

        就在王建被封蜀王4年后,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自此中国进入大分裂、大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所谓五代,指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中国北方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所谓十国,指在当时中原政权的周边地区,先后产生的吴、南唐、吴越、闽、楚、荆南、南汉、北汉、前蜀、后蜀等十个地方王朝。其中的前蜀,就是在朱温立后梁5个月后,王建称帝成都所建的“大蜀”。

        平民出身、戎马生涯的王建,入据成都后励精图治,以求基业永固。前蜀一度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在大分裂的特殊时期,客观上阻止了战乱向蜀地蔓延。这一时期蜀地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与战乱北方饿殍遍野形成鲜明对比,王建功不可没。

        艺术之宫 凄美长叹

        永陵虽遭破坏,但出土了玉大带、兔头龙身谥宝等大量重要文物

        古人相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次“生”的开端;坟墓并非生命历程终结的界碑,而是通往永生世界的大门。所以纵观历代帝王,大多一上台就会立马组织人力、物力,精心建造死后的陵墓。

        王建虽是一介武夫,却十分欣赏有才华之人。比如晚唐花间派词人韦庄,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至59岁方进士及第,66岁入蜀后,王建慧眼识才,封为西蜀掌书记、安抚使,后又官至宰相。在富足安宁的蜀地,韦庄清丽婉约的词风,加之其浓郁的故唐情怀,深受王建喜爱。而王建宠爱的小徐妃花蕊夫人不仅是位美女,还颇有才情,她的百首《宫词》,至今享誉文坛。

        此外,还有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名的写实画家黄筌,在他年仅17岁时,就被王建重用为宫廷御用画师;由儒入道的杜光庭,也是在王建的支持下,最终成为中国道教史上的集大成者。

        或许正是在这些宠臣爱妃的熏陶下,王建最终把永陵建成了一座极具生命图腾意义的艺术之宫。永陵地宫中的王建塑像,与史载记述的“隆眉广颡,龙睛虎视,状貌伟然”一致,如果说其雕刻蓝本出自画坛一代宗师黄筌的摹本,那么那枚与王建属相相符的兔头龙身谥宝,应该是出自道教大师杜光庭的创意吧;而词与歌和,所以地宫的棺床上才华丽繁缛地刻有栩栩如生的二十四伎乐。

        细看这座中国帝王陵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棺床,棺床南面刻舞蹈者二幅,弹琵琶、执拍板的乐伎各一幅;东面刻击正鼓、齐鼓、和鼓、吹笛、蹙篥、拍板、羯鼓、鼗牢、鸡娄鼓、答腊鼓、毛员鼓十幅。西面刻吹篪、吹排箫、弹筝、吹小觱篥、弹箜篌、吹叶、吹笙、吹贝、击铜钹、击羯鼓十幅。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应该说,隋唐时期燕乐的兴起,对于华夏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永陵石刻的这些乐伎来看,既有周秦以来的笙、笛、排箫、篪等,也有边疆少数民族的篥、吹叶、吹贝等,可见这支石刻乐队正在排演的,正是隋唐时期中原与边疆各民族音调融合汇成的燕乐。而石刻中轻拂长袖的舞者,则表明了这种歌舞弹奏形式的燕乐,在前蜀宫廷中的流行。

        与其说二十四伎乐图是一组反映了前蜀宫廷音乐的艺术作品,毋宁说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战乱时代,这更象征着王建在蜀地建立的一处世外桃源乐土。

        918年,在位15年的王建去世,其子王衍继位。王衍“奢纵无度”,整日在宫中饮酒寻欢,朝政荒废,宦官、外戚专权,朝野腐败成风,在位仅7年后(925年),后唐大兵在短短的60余天,就将一度强盛的前蜀灭亡。至此,中国历史上繁华一时的前蜀如昙花一现般凋敝飘零而去,留下的只有永陵这座千年孤坟的凄美长叹。(图 | 文 余茂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