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2年第8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2年第8期 > 详情
        词话丨当“法无定法”遇上“不了了之”
        发布日期:2023-03-17 09:56:15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成都名联众多,被毛主席引用过的名联就有两副。除了武侯祠那副“攻心联”外,另一副则来自新都宝光寺。这副楹联为清代名士何元普1888年秋撰写,刻在宝光寺大雄宝殿当心间檐柱上。它影响巨大,为许多人所熟知。其流传亦颇为广泛,河南登封少林寺等多地寺院都悬挂了该联。

        名联之中玄妙何在?

        新都宝光寺始建于隋朝,清代成为中国南方“四大禅林”之一

        说到成都的寺庙,大多数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对昭觉寺、文殊院、大慈寺等古寺的印象,但就在成都北郊新都,却还有一座显得有些低调的寺庙,它就是“宝光寺”。据史料记载,宝光寺始建于隋朝,最初名为“大石寺”,唐朝时改为宝光寺。千年的历史洪流让其显得深沉而厚重,在历史上,宝光寺好几次被毁,比如元代一度残破,明初修缮后,又在永乐年间毁于火灾,明末清初时的战乱也让宝光寺遭到毁损,直到清康熙年间再次重建……清代,宝光寺已经又恢复了往日的盛景,同成都的“文殊院”、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高旻寺”并列为中国南方的“四大禅林”。

        宝光寺的大雄宝殿同其他寺庙一样,是供奉佛教释迦牟尼佛的大殿,殿中塑释迦牟尼佛的说法像,两旁为其弟子迦叶和阿难。而何元普所着的楹联,就嵌刻在宝光寺的大雄宝殿前。位置如此重要的这副楹联,究竟玄妙在哪里呢?

        何元普所作的楹联,就嵌刻在宝光寺的大雄宝殿前

        此联妙在将禅机智慧和朴素辩证法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上联谈一个“法”,下联谈一个“了”。上联涉及佛教的根本教义,下联涉及处世的根本态度。

        上联意为:超然于世俗之外的人,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认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随机应变、不固守法则才是最高法则。

        “世外人”一语双关,除了一般理解的佛门中人外,还指那些能够超越凡俗之见的智慧贤人。他们不拘泥于世俗所谓的天经地义,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宝光寺罗汉堂是寺中最负盛名的景点

        劝导世人消除一切执念,本是最基本的佛家教义,早就广为人知。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去除我执,是从消除自身的欲望开始。何元普却没有止步于此,他的“法无定法”“非法法也”,是从解除一切既定法则给人造成的限制和束缚出发,使人们最终走向身体和心灵的全面自由。

        因此,仔细品味上联中的四个“法”字,其中充满了辩证思维的光辉,对今人仍有启迪作用。

        下联意为:天下的许多事情,了结了好像还没有了结,即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这时不妨用回避矛盾、不予过问的办法,来把没有了结的事情暂时放一下,把没有了结的事情当做暂时了结的事情来看待。实际上,不了结也是了结的一种办法。因为一些事情当时还没有具备了结的条件和机缘,等待必要的时间,创造相应的条件,当一切机缘成熟以后,事情也就了结了。

        “不了了之”,被一些人解读为勘破看穿、与世无争、为人处事避免穷追深究。事实上,细细品读会发现,下联未必如此消极。换个角度理解,它同样闪烁着哲理和睿智的光辉。“不了了之”,并不是“放弃”的意思,而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智慧,目的还是要处理和解决问题。天下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条件的,有因缘的,都是在普遍的联系中存在,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处理和解决问题,需要适当的时机。当时机不成熟时,不妨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一放,顺应事物本身的发展演化,到时机成熟时再来解决。

        “了犹未了”“不了了之”,是通过对世界的深刻洞察,说明人力的有限性。试图将人从对自我与世界的强求中解脱出来,使得人们从执拗转为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宽容、对事和对物的通达。

        纵观全联,蕴含了对自由精神和通达境界的追求,对法与非法、了与未了的辩证思考,把宗教信念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可谓是禅宗文人化的一个生动展示,也是佛学与本土文化资源在相互磨砺中迸射出的思想火花。

        风云起伏的人生

        何元普1829年生于成都府金堂县,自幼好读书,不仅过目不忘,而且勤于思考。凭借出类拔萃的才能,咸丰初年,何元普便考取秀才为廪生。此时,何元普出资捐官,授户部员外郎。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何元普以户部郎中从戎,担任“总理外城巡防”,负责保卫京师。9月,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何元普为国抗敌,夙夜不懈。尽管英法联军炮火先进,但何元普英勇善战,屡获奇功。文武双全的才华深得左宗棠赏识,被誉为“戎马书生”,旋调左师营案。

        1861年,同治帝即位,何元普以留守功,擢升为湖北荆宜施道道员,成为主管荆州、宜昌、施州(今恩施)所属州县长官。1865年(同治四年),何元普因得罪上司被弹劾,愤然还乡。

        何元普一直深受左宗棠的同情和信赖。两人肝胆相照,互为知己。1867年(同治六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正值用人之秋,何元普便在左宗堂的竭力保举下,又出任甘肃安肃道道员,主管甘肃西部武威、张掖、酒泉所属州县,以保证后方粮道畅通。

        如今的宝光寺,保存了大量名家所书的楹联,积淀了浓厚的禅林文学底蕴

        然而,也许是性格使然,何元普在安肃道任上时,常常发出独特见解,与上司顶风相撞,由于常露锋芒,后来终遭上司废黜。他深感委屈,乃慷慨陈辞,作《上各大帅书》后,于1871年(同治十年)再度愤而还乡。

        回到了城厢镇的何元普虽然远离了庙堂,但对于自己在官场上遭遇的梗阻和不顺,并没有完全化解。他在槐树街建造了一座“篁溪别墅”,相比热闹的街市,这里似乎像个世外桃源般清净,很少有人打扰。何元普也不常与外人接触,他最爱做的事情,便是与新繁龙藏寺雪堂和尚谈禅论诗。通过不断与高僧交谈佛法禅理,何元普胸中的愤懑渐渐平复,开始重续笔墨之缘。在这个时期内,他才思泉涌,着有《麓生诗文集》《荆孩子记略》《酒泉筹笔》《藏豹山房诗文集》《静斋新集》等。1891年还亲自编撰并手书所撰楹联百余副,结集成为《静斋手书楹帖存稿》。

        宝光寺中随处可见各种楹联

        何元普的一生风云起伏,历经了从书生到文官、从文官到武将、从武将到地方大员,最终又从官场回归民间的曲折坎坷,因此他深谙禅学,看待世事更为通透,对于不同职业和职位的处事方法及心态转换更为旷达。基于这些因素,何元普才在年近花甲时写成了此联。

        上联出自偈语“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相传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迦叶传法时所说,相关记载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一》。何元普化用此偈十分自然,作为大雄宝殿正中的楹联尤为贴切。下联以“了犹未了”对“法无定法”,以“不了了之”对“非法法也”,不仅文字工稳,音韵铿锵,而且上下联都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辩证思考,两相呼应,意味深长。同时,将略带消极义的俗语“不了了之”反其意而用之,读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何元普对“禅”的参悟十分深厚。他最终是否皈依佛门,一直是后人热议的话题。不过,迄今为止尚无证据可考。据传,何元普一家五兄弟中,有一位弟弟曾出家龙藏寺。为此,何元普还向寺庙捐献银两田产,这也许就算是何元普的“替身”了吧。(文 赵斌丨图 冉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