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2年第8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2年第8期 > 详情
        寻秘丨武侯祠为何搬进了汉昭烈庙
        发布日期:2023-03-17 09:56:34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受民间尊崇的英雄人物之一,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祭拜追思他的武侯祠。在众多武侯祠中,位于成都的武侯祠规模最大,知名度也最高。让很多人奇怪的是,成都武侯祠的正门之上却挂着一块“汉昭烈庙”的匾额,明确表明成都武侯祠应该是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那么皇帝刘备的“汉昭烈庙”为什么会变成大臣诸葛亮的武侯祠呢?这两位历史名人又是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住”到了一起呢?

        武侯祠中诸葛亮的祭祀场所虽然在刘备祭祀所之后,但它的关注度却更高

        先“昭烈”而后“武侯”

        “武侯祠”住进了“汉昭烈庙”,这也使得成都武侯祠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且以臣为主,君为辅。而这一独特现象的成因,要分别从昭烈庙和武侯祠的发展说起。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经历了夷陵之战的失败,无奈退守永安白帝城,之后托孤诸葛亮和李严,抱憾而逝。同年八月,蜀汉政权追谥刘备为“昭烈皇帝”,其下葬的地方被称为“惠陵”。按《后汉书·祭祀志下》:“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

        简单来说,依秦汉旧制,有陵便有庙。蜀汉作为汉代的继承者,必须要在惠陵附近修建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以此为后人留下纪念先帝之所。于是,在成都南郊惠陵附近,修建起了一座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这座庙的位置,就在今天的武侯祠附近。此时的汉昭烈庙只祭祀刘备。

        刘备驾崩11年后,为蜀汉鞠躬尽瘁的丞相诸葛亮也终于积劳成疾,病死在六出祁山的路上。由于在蜀汉享有极高的声望,因此诸葛亮去世后,在蜀汉掀起了一阵为丞相立庙的舆论热潮,据《三国志·后主传》注引《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

        面对这一阵为“尚父”诸葛亮的立庙请愿,刘禅却当即拒绝了,这大出众人的意料之外。当然,这并非刘禅对诸葛亮有什么意见,实在是于“礼”不合。诸葛亮作为臣子,无帝王之尊,谈何立庙?纵使诸葛亮再得人心,为其立庙祭祀,也的确有违礼法。见朝廷不给诸葛亮立庙,百姓们干脆自发祭祀,其规模之大,远近闻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诸葛亮去世29年后,荆州出身的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再次向刘禅进言,称丞相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若朝廷为其立庙,便可“断其私祀,以崇正礼”。刘禅无奈,这才命人“为亮立庙于沔阳”,即定军山诸葛亮墓附近。

        因诸葛亮生前受封“武兴侯”,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其祠庙被世人称为“武侯祠”。然而,沔阳位于陕西勉县,离成都相隔崇山峻岭。因此武侯祠虽已修建,但与汉昭烈庙并无直接关系。

        一体君臣祭祀同

        既然如此,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又是何时被搬到成都,进而与昭烈庙“合并”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时间点至少是在东晋时。南宋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孔明庙。”桓温伐蜀,独留了武侯祠,当时成都城中必早已有了武侯祠。那么汉昭烈庙去哪了?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当然是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三国归晋,蜀汉灭亡后,昭烈庙也不复存在。直到南北朝时期,汉祚复兴,昭烈庙才有机会重新修建。前赵政权的建立者刘渊,虽为匈奴人,却自认为是汉朝后裔,并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将昭烈帝刘备与高祖刘邦、世祖刘秀并尊为“三祖”。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也自称为西汉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

        按《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的记载:“先主祠在(成都)府南八里,惠陵东七十步。齐高帝梦益州有天子卤簿,诏刺史傅覃修立而卑小。”又云:“诸葛武侯祠在先帝庙西。”

        杜甫在《古柏行》所作的“先祖武侯同閟宫”在后世真的成为了现实

        随着刘备崇祀地位的逐渐恢复,齐高帝曾命人在成都城以南、惠陵以东新修了一座昭烈庙,在这之后,武侯祠也被挪到了昭烈庙西侧。于是在后世的文人墨客中,许多诗篇都留下了武侯祠与汉昭烈庙的印记,如杜甫在《古柏行》中所云:“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李商隐《武侯庙古柏》亦云:“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不过那时惠陵、昭烈庙与武侯祠还是分别独立存在的。最西侧是惠陵,其东面依次是武侯祠与昭烈庙。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又云:“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可见武侯祠与昭烈庙距离很近,处在同一范围内。而这种排列格局,也一度维持数百年之久。但杜甫恐怕也没想到,“一体君臣祭祀同”竟然真的在后世实现了。

        弄拙成巧传后世

        时光如梭,千百年匆匆而逝,到了明代初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其中第十一子朱椿被分封到了成都,为蜀王。年轻的蜀王在成都看到一个奇异的景象,那就是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人影稀疏,而武侯祠内却香火鼎盛,这对于秉承着“君贵臣轻”的封建统治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于是朱椿以“君臣一体为由”,将诸葛亮像和牌位移入昭烈庙中,置于刘备像东侧,而后又将关羽、张飞像置于西侧,意图营造以刘备为尊、诸葛亮为辅的祭祀格局,以此来维护君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武侯祠中,刘备、关羽、张飞同样受到后人的祭祀,这也是后世对蜀汉君臣一心的肯定

        结果老百姓却对朱椿维护君权的行为产生了误解。因为诸葛亮的牌位、塑像与刻立在武侯祠中的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都被放入了昭烈庙中,在不明就里的百姓看来,昭烈庙就是武侯祠,二者归一后,祭祀的香火更加旺盛了。出乎朱椿意料之外的是,在老百姓心中,诸葛亮的光芒压倒了一切,连带着处于尊位的祭祀主角刘备也沦落成了配角,在旺盛的香火中沾了自己丞相的光。

        诸葛亮的人气为什么如此之高?原因有二,第一,当然是《三国演义》刻画之功。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忠勇、智慧、勤政的化身,在小说之中,诸葛亮不仅主持了赤壁之战,还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并且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部队,还发明了诸葛弩和木牛流马……种种所作所为,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偶像,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诸葛亮本身在治理蜀汉时,颇有作为。根据记载,诸葛亮治蜀期间,政通人和,“ 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于是“终于邦域之内,(蜀人)咸畏而爱之”。故诸葛亮去世后,百姓纷纷为其祭祀。

        又据《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蜀人对诸葛亮崇敬有加,爱屋及乌之下,就连其子诸葛瞻也美名传播。正是在这种风尚下,武侯祠仍能在昭烈庙被毁之后,继续维持香火。而成汉皇帝李雄重修武侯祠于少城之内,也是为了收买人心,好令蜀人归附。及至后世,蜀人崇祀诸葛之风未曾断绝。因此,即便朱椿把武侯祠迁入了昭烈庙中,但在蜀人心中,诸葛亮才是他们崇祀的主要对象。

        明朝末年,武侯祠曾毁于战火,如今见到的武侯祠,为清代建立后所建。由于诸葛亮在民间人望太高,故将刘备置于前殿,将诸葛亮置于后方主殿。只不过,为了彰显君臣之义,昭烈庙的地势才会略高于武侯祠。但诸葛亮的主祀地位,却在此后得到了确定。

        数百年前后,昭烈庙和武侯祠,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谱写下了一篇“君臣相得”的佳话。(文 梦溪丨图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