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诸葛亮塑像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但这位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而闻名于世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遭遇的大风大浪可谓无数,经历过的困难曲折也是无数,但鲜有“哭”这样脆弱的描述。为什么在斩马谡时,诸葛亮会如此不舍乃至于痛哭?
马谡是不是必须死?
马谡失街亭,让诸葛亮“一出祁山”的北伐大好局面付诸东流,被迫撤退,马谡也因此从冉冉升起的将门新星,跌落成阶下囚。那么丢了街亭的马谡,是不是必须死呢?
事实上,对于马谡的处置上,蜀汉的许多重臣都认为马谡既然已经诚心悔悟,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以保全蜀汉本已不多的人才储备。反而是作为好友的诸葛亮却坚持要处死马谡。对于诸葛亮的这一决定,非常推崇诸葛亮的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也持反对态度,他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马谡此人,确实有大才,在平定南中时所献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策,为蜀汉的大后方换来了难得的安定。街亭之战后,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也亲自求情说:“当年城濮之战楚军战败,大将子玉(成得臣)以战败罪被杀,晋文公因此大喜。天下未定而先杀掉马谡这等智计之士,岂不可惜之极?”在蒋琬等人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历史上的败军之将何止马谡一人?而且蜀汉此时国弱民乏,人才难得,给马谡一个机会,不比杀了他更有价值吗?
诸葛亮不是不珍惜马谡的才干,也不是不相信马谡经历这番教训后肯定会痛定思痛的决心,未来可以将功赎罪、给蜀汉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力,而就是因为马谡和自己私交太好,又是自己原本心目中的继承人。所以此番兵败后,才非杀马谡不可。
为什么?
因为失街亭后,马谡在蜀汉将士心中的威信已经彻底垮了。一片大好的北伐形式,因为马谡的刚愎自用,纸上谈兵而满盘皆输,蜀汉事实上也失去了北伐成功、兴复汉室的几乎所有可能。他辜负的不只是诸葛亮对他的信任,更是将来托付以军国重任的期望。
诸葛亮治国的方略,便是“明法”和“正身”,他制定蜀科,严格法度,赏罚必信,开诚布公,虚心纳谏,奖励直言,如董和曾因某事连续和他争论十次,诸葛亮不以为忤,反而公开嘉奖,大加鼓励。街亭之败后,诸葛亮以用人失察之罪引咎自贬名位,从丞相降为右将军,正体现了敢于承担错误的伟大人格。如果他这回赦免了一向恩若骨肉、情同兄弟的马谡,那么不是有私却也有私,是为国惜才却也成了为己徇私,又怎能令蜀汉上下一致心服呢?所以诸葛亮只有大义灭亲,斩杀马谡以行军法,方可彰显自己的军令严明和大公之心,威慑百官,稳定朝局,安抚人心。
武侯祠文武廊中有28名蜀汉文臣武将的塑像,但其中没有马谡,盖因其失街亭之恨
马谡只是战败吗?
如果只是丢失了街亭,只能算是马谡军事生涯当中的一次挫折,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是追究责任,要以死谢罪,也能留一个悲壮的身后名,毕竟谁也不是韩信、霍去病、李靖、徐达、常遇春那样的百胜名将。但马谡真正在蜀汉将士心目中“垮”掉的,在失街亭之后,所做的另一件让人所不齿的事,这就已经上升到了道德问题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诸葛亮彻底失去了保全马谡的幻想。
这件事,记录在《三国志·蜀书·向朗传》里:“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这段文字记录得很清楚,马谡在街亭兵败以后,居然丢下了大军不管,自己脚底抹油……溜了!而向朗作为马谡的好友,知道了马谡逃跑的事情,却知情不报,因此被诸葛亮所怪罪。
向朗,出身荆州襄阳宜城,曾经做过刘表的官员。刘表去世后,归顺刘备,并在蜀汉政权担任官职,一路做到了左将军、显明亭侯的高位。向朗自身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太大,但是人际关系背景却非常过硬,他的老师是司马徽。此外,他还有两个特别好的朋友,一个叫徐庶,另一个叫庞统。虽然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向朗跟诸葛亮的关系,但是通过向朗的交友圈,我们大致上也能推测出他跟诸葛亮其实关系也非常的亲近。
正是因为向朗包庇了马谡,因此在诸葛亮主政期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诸葛亮逝世才再度出山,至于左将军和显明亭侯的官爵,也是在诸葛亮逝世后才获得的。
向朗只是包庇马谡,就遭到了诸葛亮非常严厉的处罚。那么马谡作为直接责任人,必然受到诸葛亮的严惩,因为在诸葛亮看来,为将者可以有失败,但却不能够懦弱和不负责任。而且马谡不是一般人,他是诸葛亮亲自选中的接班人,被寄予了厚望,并力排众议让他担任街亭之战的主帅,为的就是给他前途铺路。可是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却在失败以后没有担当,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不禁让诸葛亮深深地怀疑自己的眼光,也为蜀汉的未来感到忧心不已。
兵败、潜逃,诸葛亮面对马谡的一再犯错,感到了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哀。既然如此,那就彻底纠正自己的错误吧。于是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着名历史桥段,之后诸葛亮也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诸葛亮所哭为何?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智珠在握、云淡风轻的,很少有感情剧烈波动的时候,但我们依然相信,从人的感性角度出发,诸葛亮斩马谡会哭,也是人之常情。但诸葛亮此时的哭,只是对马谡的不舍吗?笔者认为没那么简单,这场眼泪的背后,至少有三层原因:
因愧疚、自责而流泪。刘备临终时曾叮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诸葛亮“犹谓不然”,置之不顾,器重依旧。在北伐选任先锋时,“亮违众拔谡”,违背众人意愿任用马谡,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诸葛亮因未听刘备的忠告,误用马谡而致首次北伐失利,他深感自责、愧疚,因此落泪痛哭。
因哀伤友人之死而流泪。马谡与哥哥马良是襄阳人,“并有才名”;年轻时与诸葛亮交往甚密,情同兄弟。而今诸葛亮亲自下令将马谡处斩,目睹马谡身首异处,他的心有如刀扎。马谡临终曾留下遗言,说诸葛亮平常像对待儿子一样照顾他,死后也请同样照顾好他的家人。想到马谡的遗书,诸葛亮监斩更是心痛泪流。
因痛惜人才而哭。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南征时,他曾提出“攻心为上”的建议;诸葛亮每次和他交谈,都从白天一直到晚上,可见他深得诸葛亮赏识。对这样的智能之士,为何一犯罪就要斩杀呢?诸葛亮含泪答道:如因马谡而废弃法纪,拿什么去克敌制胜,兴复汉室呢?为实现复汉大业,不得不将自己信任的人才依法斩首,诸葛亮心痛不舍,他在悲伤、无奈和自责中,流泪不已。
《资治通鉴》中胡三省评论说:“杀之者王法也,恩之者故人之情不忘也。”王法与人情,是诸葛亮面临的两难选择,但在法与情的天平上,他选择了法。“斩马谡”体现了他“万事法为先”的理念,而“挥泪”则体现出他的“故人之情”。“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留给后人深刻的启迪。(文 梦溪丨图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