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成都西门外的白马寺一带陆续出土了许多造型特异的古代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是工人在挖土烧砖时发现的,由于缺乏保护,很快被哄抢一空;没过多久,这些青铜器就从工人手中流到古董商那里。
一些懂行的古董商在把玩时,发现这些青铜器不仅造型怪异,上面还有一些动植物形状的花纹和一些很像文字的符号。消息一经传出,青铜器价格迅速上涨,成为古玩市场上的抢手货。
有收藏家开始进行研究,由于当时人们所认识的古代青铜器主要是出土于中原地区,成都发现的这些青铜器看起来形制古朴,被误认为是夏代中原文物,写进考古书中,却不知将其年代整整提前了1000多年。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卫聚贤在《说文》上撰文认为这些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物,据此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并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博物院研究员李复华、王家佑把这些青铜器上的符图命名为巴蜀图语。
文字抑或图案?
西汉史学家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有一个武断的观点:“是时人萌(民)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认为古蜀人不认识字。在巴蜀图语发现之前,古蜀文明没有文字甚至一度成为考古界的共识。文字是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却没有文字,似乎是反常的历史现象。
在比巴蜀图语稍晚出土的四川战国土坑墓中的青铜器上,考古学家又陆续发现了一些个体或成组的符号,这些符号跟汉字中的象形字极为相像,似乎已经具有了文字的特征。迄今为止,这些符号已经出土了一百多个,成组的联文符图很复杂,似乎想通过一段内容来表情达意。
几乎在巴蜀图语问世的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陆续出土的巴蜀铜戈上,考古学家又发现大量铭文,这些铭文跟巴蜀图语似乎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考古界称之为巴蜀戈文。这些戈文已经与方块文字具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它们像汉字一样直行排列,字与字之间留有行距,如同中原的竹简书一样。
古蜀不仅可能有文字,而且还出现了两种可能是文字的符图,这个意外的发现让考古学家欣喜不已。然而,他们发现,这些戈文不只是出现在巴蜀地区,连湘西山地也有发现,似乎是当时一种通行于西南地区的类似文字的图案。
巴蜀图语用图来表言达意,无独有偶,汉字中也有大量的图语存在,这些图语往往跟民间风俗有关。旧时人们新砌了房屋,要在墙上画只花瓶,瓶中插上牡丹,牡丹乃富贵之花,取其谐音,意为平生富贵;床上往往雕上蝙蝠与鹿,意为福禄双全。巴蜀戈文与巴蜀图语,是不是也就是汉字跟图语的关系?
巴蜀文字之谜到此似乎还没有结束,1954年以后,四川地区接连有印章出土,这些印章多为方形和圆形,上面雕刻着文字一样的符号,它们似乎兼有巴蜀图语与巴蜀戈文的特征,考古界称之为巴蜀印章。之后,有些学者将青铜器上的符图、巴蜀戈文、巴蜀印章统称为广义的“巴蜀图语”。
古蜀社会的写照
在迄今发现的巴蜀图语中,考古学家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神秘的人像。这些人像似乎就是千年之前的古蜀人生动的写照。
在西汉史学家扬雄笔下,古蜀人“椎髻左言”,他们的头发一般盘在脑后,叫做髻,衣服的样式则是左边斜着分了叉的。巴蜀图语描绘的似乎正是这样的场景,只不过,巴蜀图语中有梳着单髻的人像,也有梳着两个髻的人像,髻的个数似乎和他们的身份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在一幅只有面部的图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面部消瘦,神情极不自然的单髻人。这个单髻人似乎是从图语中所有的单髻人里面抽象出来的一个形象。在巴蜀图语中,这些单髻人似乎终日忙碌着:他们时而拿着剑,似乎要踏上征途,眼睛还依依不舍地往后回眸,他们在看什么?是带领他们征战的古蜀王?还是他们亲爱的妻子和儿女?他们时而骑在凶猛的野兽身上,似乎用尽了他们全身的力气。这些单髻人如同维持王国运转的机器一样,扮演着战争、狩猎、农耕等各个角色。这些单髻人是当时的奴隶阶层吗?另一些双髻人的命运则完全不同,这些双髻人似乎快乐得跟天使一样。在一幅图语中,一个双髻人身后还有一对翅膀,造型如同天神一样,他们是古蜀人顶礼膜拜的神吗?
一些学者认为,巴蜀图语实际上是古蜀国巫师掌握的语言,他们认为这些图语透露了很多古蜀人祭祀的内容。目前已经发现的巴蜀图语大多出现在礼器上,而礼器本来就是古蜀人祭祀先祖,祈祷福寿的工具。这些巴蜀图语出现在礼器上,似乎是古蜀人自然而神秘感情的流露。
巴蜀人认为祭祀是一件神秘而隆重的事情,在他们的图语中,似乎也体现了这种观念。考古学家认为巴蜀图语中许多复杂而粗线条的图案,正是古蜀人祭祀时玄妙的咒语。古蜀人在绘制这些图案的时候显示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技巧:一只只仿佛刚冲出笼门的野兽,一条条身体极度纠结在一起的大蛇,一个个没有身躯只有头颅的头像,古蜀人似乎想通过这些告诉后人祭祀时空前的场面。绘制这些图语的古蜀人仿佛已经被感动了,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悄悄渗透到他的每幅作品中。
与汉字同时使用?
在一些巴蜀印章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汉字。这些汉字跟巴蜀图语一同出现在印章上,似乎说明当时的巴蜀图语和汉字并没有完全隔绝。1981年,荥经烈太乡战国墓葬出土的一枚印章上,印有汉字“百”;1992年什邡出土了一枚印章,印文为巴蜀图语,印背却印了四个汉字,其中可以明显看到“十”和“王”字;1998年,蒲江鹤山镇出土的一枚印章,上印“敬事”两字。如此之多的汉字同时出现在巴蜀印章上,引起了考古学家极大的兴趣,这些汉字似乎是被借用到巴蜀图语体系中的。
汉字也有借用巴蜀语言的情况,《说文解字》中有一个“氏”字,许慎解释说巴蜀人用“氏”字形容山上的石头将要裂开但还没有坠落的状态。不过,这种说法历来被学者引为谬误。文字学家冯广宏从水文角度解释说:氏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像一个凹有山洞的山坡,山坡由砂岩和页岩构成,由于四川盆地独特的气候,较软的页岩很快被风化成山洞,上面砂岩因为压力过大便很容易坠落,经常伤到过往的行人,巴蜀人便根据山坡的形状绘成“氏”字的形状,以提醒行人。
战国时期的巴蜀印章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古蜀开明王朝时期,汉字已经从中原传到了巴蜀,和巴蜀图语一起,成为重要的流通工具,并且出现了交叉使用的情况。
儒家文化的字符?
巴县冬笋坝50号墓出土的3件长方形铜印中,其中两件刻着汉字“中仁”,另一件则是巴蜀文字,上面的字像个包袱,下面的字像两个蝌蚪。这三个印章的结构形状完全一样,两件还刻着相同的汉字,考古学家认为第三件印章上的巴蜀文字应该跟汉字“中仁”相对。即上面那个包袱对应汉字“中”,下面的蝌蚪对应汉字的“仁”。这个假设,成为研究巴蜀图语和巴蜀社会的窗口。
在巴蜀印章上,刻有两个蝌蚪的图形出现的频率极高,这两个蝌蚪在当时显然代表了某种准则或者信仰,王族们经常用作自己的吉语和格言。如果刚才的假设成立,这两个蝌蚪应该对应着汉字“仁”。仁,仁义也,是儒家的行为准则。
战国时期巴蜀地区也流行着儒家“仁”的思想?考古学家试图从孔子身上解开这个谜团,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当时中国还处于春秋时期。按照这种推断,孔子死后,他的仁政思想辗转传到了巴蜀,并且被巴蜀统治者用于统治,巴蜀印章上的“仁”似乎就成为了统治者标榜仁政的工具。
1956年,在广元宝轮院船棺墓出土的一些方形铜印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王”字,这些“王”在印章中占据显着位置,非常醒目,似乎为了突出其地位,“王”字上面两横靠得很近,下面一横则掉得很远,明显就是汉字的写法。
1964年,成都、重庆出土了一些更为神秘的印章,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印章左右有两个并列的“王”字;1997年,犍为五联乡战国晚期5号墓出土了3枚圆形印章,其中一枚印章上虽然也刻着两个左右并列的“王”字,但其中一个“王”却是侧着的。
会不会有刻着三个甚至更多“王”字的印章?考古学家试图从已经出土的印章中寻找答案。他们发现,刻有两个“王”字的印章很多,但似乎已经代表了印章的最高“规格”。刻这些印章的古蜀统治者仿佛存在着某种约束或是协议,超过两个“王”似乎便意味着僭越。巴蜀统治者和中原王族对“王”似乎有着共同的兴趣,在表达王权、显示尊贵上,巴蜀王族和中原王族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一致。(文 水直 图 刘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