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不少文化中,月亮是美丽的女神。希腊神话中的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是奥林匹斯众神之王宙斯的女儿,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身兼狩猎女神的职责。
《蟾宫折桂图》清 高其佩
中国也有自己的月亮神,名叫常羲,是帝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舜的妻子。神话中的舜的妻子,除了娥皇女英,还有羲和与常羲。羲和是日神,生了10个太阳儿子,每天用6条龙驾驶的车轮流送儿子从扶桑树的顶端到悲泉,然后再目送儿子走进蒙谷。但太阳神管教儿子不严,10个儿子某天居然一起跑了出来,结果被羿射杀了9个。相反,月亮神常羲生的12个女儿很守天规,从未听说有违法乱纪的行为。于是月亮神受到了人间的赞美。
月亮神的故事还有另外的演绎--她原本就是天上的女神,叫嫦娥,嫁给羿以后,随丈夫来到凡间。由于羿射杀了9个太阳而得罪了日神,最终不得返回天庭,嫦娥也因此受到牵连。羿想到将来死后会到地下与鬼魅为伍,心中极其痛苦,便克服千难万险,从西王母那里寻来不死药,原本打算夫妻共同寻求长生不老,不料被嫦娥一人吞食了。嫦娥顿时感觉身体轻飘,一路飞升来到了月宫,且变身成了蟾蜍。这月宫冷清之极,除了一只捣药的白兔和一株高五百丈的桂树之外,别无他物。直到汉代以后,才有吴刚因“学仙有过”,得罪了天帝,被罚来月宫砍桂树。
从神话回到历史,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要追溯到远古。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尊上已有日月图案,各地岩画中的月亮图形更是不胜枚举。汉代流行于成都平原的画像砖上有不少月亮神的图案,说明远古时期,人们已有崇拜月亮神的习俗。成都金沙遗址的发掘证明了这一点,与太阳神鸟一起出土的,还有8个类似青蛙的金箔,专家认定这是象征月亮的蟾蜍。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日月图。
古人之所以产生日月崇拜,是因为他们从日月的变化中看到了物华秋实、四季更替,由此而形成原始的宇宙观。世界乃是由阴阳两极所构成,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阴阳协调,便能滋长万物。人类自身也是如此,男主阳,女为阴。于是具有阴柔之美的月亮被女性化了。神话学家袁珂认为,让嫦娥变成月宫中的蟾蜍,有些丑化。其实,联想到蛙类强大的繁殖力,便明白这其中包含着对女性生殖的崇拜。人们赞美月亮,尤其赞美仲秋之月,乃是期盼大地丰收,人丁兴旺。女性化的月亮,不仅是阴柔之美的化身,也是生命的象征。
月亮代表了女性之美,从古至今一直是文人倾慕与倾诉的对象。人们拜月、赏月、诵月,创作了数不清的华彩诗章,从屈原到李白、杜甫、王维、张若虚、白居易、苏轼等再到当今,诗人们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月亮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王冠上的瑰丽宝石。(文 张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