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是9月最受关注的节日(图据《成都日报》资料库)
每到9月,总是有许多日子让人难忘,比如开学日、“秋分”……这当中还有一个日子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至今,我们已经过了36个教师节,那么关于这个节日,你了解多少呢?
四川省政府送华阳县立女子中学关于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一案的训令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
近代罕见的原创“节”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礼》就曾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从古至今,老师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
对于这样一个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职业,没有一个专门的节日,显然是不符合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的。但一直到1985年9月10日,中国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节。有意思的是,教师节既不是如中秋、春节那样的传统节日,亦不是儿童节、妇女节那样的“舶来品”,它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原创”节日。
教师节定在9月10日这一天,却不是一帆风顺。事实上在近百年中,教师节的日子一变再变,历经了4次波折后,才最终确定并延续至今。而中国最早的教师节,则要追溯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比国际教师节早了63年。
没转正的“六六”教师节
四川省政府送华阳县立女子中学关于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一案的训令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1931年6月6日这天,在南京中央大学致知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大会。出席这场会议的主要是一些知名教育家、学者,还有来自《时事日报》《申报》等报界的代表,可见当时这个会议在社会上引发的轰动。那么这场大会是为了庆祝什么呢?其实,这是当时中央大学教育系教授邰爽秋、程其保,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谢循初,联络二百余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发起的“教师节运动”——他们提议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教师节(又称“六六”节),并以“唤起社会关注、教师团结,共谋救助”为纪念主旨。
邰爽秋等人之所以把教师节日期定为6月6日,主要考虑到两点:一是“取以双六名节,便于号召”;二是6月6日属于“学年将终,下学年计划方待确定之时,则吾人得贡献教育意见于教育当局,申诉苦衷于一般社会,冀得逐年改进也”。教师节本应该是一个庆祝和表彰性质的节日,可为何在“六六”教师节成立之初,会议方却提到“共谋救助”“申诉苦衷”这样的字眼呢?这就要从民国时期,教师集体艰难的生存状况说起了。
民国教师集体主要分为大、中、小学教师三个团体,教师集体之间收入非常悬殊,其中处境最为困难的是小学教师。据1929年《国立成都大学全宗》内文记载,最高级别的大学校长和初级教师相比,工资相差25倍,小学教师每月收入大多数仅15至20元,入不敷出,生活非常窘迫。不仅成都如此,其他城市的教师也面临着大同小异的困境。上海《新闻报》上曾刊载过一幅漫画《负担重,待遇薄》,形象地刻画了教师用羸弱之躯艰难地扛起教育国民的重任;一篇题为《良师在哪里》的评论文章也有类似说明。
民国时,教师不仅收入低微,还经常会有被拖欠工资的现象。如1930年7月,江苏某县城各校教职员被欠薪三个月,“无米为炊,枵腹从公,势难维持”,不得不“集结教育局作大规模之索薪”。同年,江苏江都县城区小学教职员 147 人因生活颇难维持,一致向教育局辞职。一向安守清贫的教师能“大规模索薪”“一致辞职”,足见当时教师的生存境遇之差。经济状况较好之江苏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教师的待遇更不容乐观。
正如当时教师节运动的发起者邰爽秋所说,“六六”教师节成立之初,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庆祝节日,而是担负着“改良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地位、增进教师修养”的目的。1931年在南京大学第一次举办“六六”教师节的时候,邰爽秋等人便希望教育部能够转呈国民政府,明令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
从 1931 年设立“六六教师节”开始,每逢节日集会都有呼吁国民政府教育部将6月6日定为教师节的声音。然而面对这样的呼声,教育部的回复却有些不置可否。1932年,《申报》上曾经刊登了教育部对于设立6月6日为教师节的回函:“查学校教师如自动择定年中某日作纪念日,以便各地教师,于是日聚会纪念,并引起国人对于教育事业之重视,用意至善,自属可行。惟有本部定期通令全国举行庆祝一节,未便照准。”
短暂的“八二七”教师节
由于“六六”教师节缺少官方认定,长期停留在民间倡议层面上,所以此后数年,虽有一些学校于每年6月6日举行纪念活动,但因为只是教育界人士的自发行动,规模一直不大。1934年,北平《京报》6月6日7版,刊有“六六教师节不得藉名放假,教育部已有明令。”的报道。1936年6月7日,《京报》又有“昨日教师节,沪各校教职员举行庆祝”为题报道:沪大中小校长教职员六日下午三时,联合举行庆祝教师节大会,参加数百人。市长吴铁城代表及教育局局长潘公展均有致词。可见当时“六六”教师节虽并未得到认可,但在民间的影响力却不断在扩大。
1939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孔子诞辰,即8月27日为教师节,并要求当年废止“六六”教师节,这便是民国的第二个教师节。新的教师节宗旨为“以鼓励教师服务精神,融洽师生情感,并唤起社会尊敬教师之观念为宗旨。”同时,教育部还制定《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对设立教师节的宗旨及庆祝教师节的程序做出规定。
如今由成都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档案,向我们展示了1943年,四川省政府向华阳女子中学颁发的举行教师节纪念活动规定。通过这份档案我们可以得知,当时按照四川省教育局的规定,成都的学校确实是在8月27日这天举办教师节纪念活动,这份规定中还提出表扬优秀教师、改善教师待遇等事项。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诞辰是农历8月27日,折算公历为9月28日,于是着名学者董作宾(现代着名甲骨文专家)对孔子诞辰提出异议,这使教师节究竟应按农历还是按公历折算,成了一桩悬案。因此,只有四川等少数省份坚持举行8月27日教师节纪念活动,民国时期的第二个教师节也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的另一份档案则表明,1950年成都私立正阳学校,在6月6日下午4点举行了教师节纪念活动。可见“六六”教师节并没有因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训令而完全废止,民间的“六六”教师节纪念仍有举行。
曾经的“五一”教师节
私立正阳学校关于教师节在本院举行纪念活动一案的通知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和全国教育工会主席吴玉章发表书面讲话,宣布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教师节——“五一”教师节。把“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有其浓厚的历史背景。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无法体现出教师节的自身特点,再加上宣传不够,全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五一”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六届一次会议上,18位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委员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教师节。9月10日这个日期,是着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提议,教师节应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记住教师的辛勤和荣光。
从那时起,新中国的教师们每逢新学期开学不久,就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对于教师的意义,随着岁月的沉淀,早已不是一个节日那样简单,它就像一个珍贵的精神图腾那样,镌刻上了先辈的辉煌,也照亮了后来者的远方。(文 陆离 | 档案资料由成都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