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金冠带上的人面鱼鸟箭图案与三星堆金杖上的图案非常相似
1986年,三星堆遗址的问世令世人领略了成都平原的古老荣光。然而,疑问随之而来,古城衰落后,背井离乡的古蜀人究竟迁徙到了何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直到成都金沙遗址的出土。金沙与三星堆遗址显示出了强烈的联系,他们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展现着相差无二的气质。
文物
两个生活习惯相似的部族
与三星堆遗址一样,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包含了金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诸多类别。这些文物无论形制还是纹饰,都能轻易找到三星堆人的影子。
在金沙的一条金冠带上,一条鱼、一只鸟被一支利箭穿过,旁边还有一个抽象的人脸;同样的图案还出现在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杖上,只不过图案变成了两条鱼、两只鸟与两支利箭。金是古代重器,古人将图案刻在金器上,一定意味着战争、盟誓、迁徙等大事。在文字尚未出现的情况下,族人或许会用一些符号来记录部落的大事。也就是说,三星堆人与金沙人似乎想用相似的图案铭刻同样的大事。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双手夸张地合在胸前,金沙出土的小铜人像双手也是合拢在胸前;三星堆出土了为数众多的青铜人头像,这些人头像的顶部有一块可以拆卸的铜板,金沙虽然没有出土类似铜人像,却出土了同样的铜板,把它往三星堆青铜人头上一扣,嘿,不差分毫,似乎曾经约定过一样;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铜戈,刃部有7组锯齿,同样的铜戈在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中皆有出土。三星堆与金沙的青铜工匠创造出的青铜器是如此相似,如同两个师从同一个老师的学徒一般,流传着同一派手艺。
陶器的出土往往不惹人注意,由于陶器易碎,大部分陶器在出土时早已成了碎片,不过,陶器在考古学上却往往比恢弘的青铜器更有说服力--一个民族不会无缘无故地使用其他民族的陶器。古人日常吃饭、饮水、喝酒皆要使用陶器,大量陶器的出土往往说明一个部落曾在这里生活过,相同的陶器往往说明着两个部族的生活习性曾经如此相似,而另一种陶器突然地大量出现则可能意味着战争或迁徙。在三星堆晚期,一种与之前风格迥然的尖底陶器出现了,诸如尖底杯、尖底罐、尖底盏等陶器在发掘中大量出现,同样类型的陶器亦出现在金沙遗址。毫无疑问,三星堆人与金沙人是两个生活习性极为相似的部族。
图腾与祭祀
两个王朝的所思所想
文化人类学上,“图腾”一词意为“它的亲属”,远古时代的中国古老部落曾将日月星辰、山川树木、鸟兽鱼虫视为自己的祖先来加以崇拜图腾,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化身为熊,劈山治水,大禹部落可能以熊为图腾。
鸟图腾似乎贯穿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始终,这两个遗址出土了大量鸟的形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分三层,树枝上栖息着九只神鸟,另一些鸟形器喙部尖长,有如鱼鹰;金沙遗址出土的铜鸟栩栩如生,一些学者将其喻为杜鹃。古蜀人相信他们的祖先和太阳神有关,太阳的东起西落又与鸟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对飞翔在天空中的鸟儿有着特别的崇拜。对古蜀人而言,现实是一个世界,图腾之于他们如同生命的临界,古蜀人从拥有图腾开始便彷佛拥有了对两个世界的理解、两个世界共同的力量、两个世界所组成的立体生命形式。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轮和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都表达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
远古时期,高高在上的太阳对人类的影响可能是决定性的,人们仰望苍穹,看到的只有一个金光闪耀、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太阳。到了农业社会,这种力量更加为古人所崇拜,万物生长都要靠太阳,三星堆人、金沙人也不例外。三星堆出土了6件类似车轮的青铜器,起初它们的用途令考古学家大为疑惑,后来才有学者提出,这种青铜器其实表现的是太阳,是一个个光芒四射、生机勃勃的太阳;三星堆还出土了数十件眼形器,有菱形、直角三角形,也有钝角三角形,钝三角形器须由两件上下拼合成菱形,直角三角形器则须由四件才能拼合成菱形,菱形中间有一个圆,一说它们寓意着眼睛,三星堆人睁大眼睛,为的是更好地看到太阳,或者,这些青铜器本身就代表着太阳。无论如何,它们都跟太阳有关。金沙人也疯狂地崇拜太阳,与三星堆人不同,他们似乎认为黄金更能寓意太阳,太阳神鸟便是金沙工匠手中的精品。太阳神鸟中间旋转的火球代表太阳,旁边的四只鸟代表一年四季,12道光环则代表12个月或者一天之中的12个时辰。纵观整个古蜀史,对太阳的崇拜源远流长,传说中的蜀王鱼凫、杜宇都是与太阳关系密切的鸟,古蜀最后一个王朝号开明,开明本来就是一个与太阳升起密切相关的词汇。
这些青铜或黄金的“太阳”对于古蜀人的意义不言而喻。也许,当风吹过古国的时候,整个王国的人们都可以聆听那些由金属的摇曳和碰撞演奏出的音乐,那一阵阵清脆的声响证明了一个伟大的青铜时代在成都平原达到顶峰。在古蜀人心目中,这个世界也许是神秘而开阔的,水土丰茂的成都平原上坐落着他们美丽的国度,而在他们心目中,还有一个围绕着太阳组成的内心世界。这两个世界组成了古蜀人的全部。
如果说金器、陶器体现的还只是三星堆人、金沙人相似的手艺或者生活习惯的话,图腾和太阳崇拜则代表着一种认同,一种对自然的思索。两个部族有着相同的生活,有着相同的心灵史,他们究竟有何渊源?
国破之日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迁徙还是战争?
三星堆古国并不是古蜀人的乐土,在三星堆祭祀坑,后人不难嗅到浓烈的战争气息。祭祀坑中的青铜器被夯打烧灼,残破不堪,如果不是敌国的军队长驱直入,国家重器青铜器怎么会遭受如此厄运?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
有学者认为,这场变故与商朝末年着名的牧野之战不无关系,而主角则是古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鱼凫王与杜宇王。商代末年,周武王邀请古蜀人参加牧野之战,讨伐商纣王。《尚书》记载了八个参加牧野之战的西南部落,蜀人便榜上有名。鱼凫王欣然出兵,派遣国家精锐出征,不料国力空虚,被土着偷袭得手,尔后才有了杜宇的复建古蜀国。王位的更迭引起了三星堆人的极大恐慌,他们四处逃散,古城逐渐没落。古城的没落代表着三星堆王朝的终结,而在数十里之外的金沙,雄心勃勃的杜宇带领子民建立起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王朝,成为了成都平原新的主宰。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场灾难促使古蜀国内部出现了分歧。学者孙华认为,三星堆古国灭亡后,他们中的一支来到成都,在金沙重新建立了一个堪与三星堆媲美的国度;另一支则远上陕南,在渭水河畔建立了“弓鱼国”。
在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若隐若现的传说之后,三星堆人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究竟是杜宇王击败鱼凫王,取得了成都平原的统治权,还是三星堆内部出现了分歧,分裂成了金沙古国与弓鱼国?浩淼的传说难辨真伪,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在商周时代,成都平原先后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国度,它们拥有着尊贵的黄金、恢弘的青铜器、高贵的玉器,而在远古时代,这些都是构成一个王朝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我们将三星堆誉为一首史前史诗的话,显然,我们已经为它找到了失传已久的续篇。(文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