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2021年第11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21年第11期 > 详情
        名人 | 辛亥保路志士罗一士
        发布日期:2022-01-11 16:42:11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罗梓青刚要站起来,不想被一个人占了先,是罗一士……”着名作家李劼人名着《大波》中记叙的罗一士何许人也?今知之者已无多。罗一士是笔者的叔外祖父,名承柱,字宇端,四川华阳(今成都)人,他是保路运动的风云人物,也是四川最早一批留法学生。

        罗一士跋蜀艺社社长芮敬于画

        保路运动舆论先声

        1888年,罗一士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居浆洗街。罗早慧而勤敏好学,攻习经史子集,旁习书画,后就读于北京法政学堂。当时成都双流人乔树枏任学部左丞兼法政学堂监督。他曾参与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为“戊戌六君子”刘光第、杨锐收殓遗体而名动京师。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使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亦由其抄布而得以流传。罗一士与乔树枏师生关系笃厚,入学时为乔亲点录取。读书期间,又聆教于时贤学人岳凤吾、江春霖、宋育仁诸前辈,颇得器重。弱冠之年的罗一士已娴于辞章、诗词、书画。时值清王朝日暮途穷,康、梁的变法维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都先后对罗一士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此急剧的变革时代,他博览中外群籍,进一步受到新思潮的洗礼。

        罗一士未有影像资料存世,成都人民公园辛亥保路纪念碑记载了先辈的事迹 余茂智/摄

        1910年,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江春霖因弹劾庆亲王奕匡父子卖官鬻爵、祸国殃民,被罢官归田。其离京时,同僚旧好纷纷送行。林琴南画了一幅“梅阳归隐图”并作序,陈宝琛、张元奇、曾福谦、陈石遗等名流均赋诗赠别,盛况空前。罗一士以青年学子身份列送行者中,并绘赠册页画四幅并诗序。江春霖的被贬,使罗一士更加认识到清王朝的专制和腐朽,进一步奠定了他决心改变旧制度的革命志向,发愿以二十年勠力于国家事业。

        次年,罗一士回到成都,正逢四川掀起保路运动风潮。他积极投身其间,参加保路同志会,主持编辑《保路同志会报告书》。保路同志会机关报《西顾报》诞生,罗一士在祝词中说:“二十世纪中,有一线光明不可遮掩者,则报馆是也。”同时与田雨公、幸孟侠创办《启智报》,宣传爱国护路,开启民智。他奋笔疾书,撰写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尤以保路同志会《告全国父老书》一文影响深广。文章洋洋洒洒2000余言,慷慨陈述国难政弊,痛斥官僚买办盛宣怀的祸国行径,以及西方列强以经济手段侵凌别国的惨痛史实告诫国人奋起抗争。其文振聋发聩,为发保路运动舆论之先声。

        罗一士绘《紫藤图》,曾为李劼人收藏

        四川最早的留法学生

        辛亥革命胜利后,罗一士任四川军政府军事参议院秘书长,四川军政府都督尹昌衡捕杀赵尔丰,历数赵尔丰罪状的布告即由罗一士手拟手书。1912年,尹昌衡延聘罗一士任秘书处处长、总部参谋长。尹去职后,罗一士遂出国远行,赴法留学。

        在巴黎,罗一士入巴黎大学攻读经济学、法文、拉丁文;一边担任民国政府驻法国公使胡惟德的家庭教师,月薪200法郎,解决了读书和生活费用。这期间,罗一士与在巴黎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的李石曾、蔡元培过从甚密,并参与勤工俭学会的工作。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一士与李石曾、蔡元培等患难相济,经战乱流离,诗云:

        故国烽烟犹未靖,异乡复作乱离人。

        今宵莫望巴黎月,万里秋风马足尘。

        1916年,罗一士回国。《好望角一日记》沉痛记述了沿途经历:得游好望角未遭耻辱,是因当地执检者误以为他是日本人,翌日抵开普敦,因系华人而被拒绝登岸,深深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罗一士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疾呼振兴国家,以树民族尊严。

        归国后他顺道游历福建、杭州等地,在西湖谒秋瑾墓诗云:

        江南无地住吟魂,但向烟波叫帝阍。

        一勺湖光依旧绿,何人风雨哭秋坟。

        岳飞墓诗云:

        胡骑凭陵战未休,风光惨绿少年头。

        谁将天下兴亡责,换取栖霞土一丘。

        回到成都后,罗一士先后任四川省财政厅清理处会办、成都留法预备学校教师,讲授法文,并编辑《法文字原学》。该校由吴玉章主持,学生中有陈毅、陈炎弟兄,以及后来的着名作家、翻译家金满成。同时应宋育仁之邀,编辑《四川通志》。

        “菊榜”促进川剧艺术

        1918年,罗一士出版诗词集《十万程游草》《匏音集》。时人陈锟、宋育仁为之作序。1920年,罗一士与尹昌衡、宋育仁、骆成骧、冯雨樵等组建“观澜诗社”,社址设于尹昌衡公馆,众推宋育仁任社长。罗在诗社结识后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向楚,彼此深相器重成为挚友。

        这年,由胡玉叔倡导,成都文化艺术界时贤领衔举办“菊榜”(类似今之川剧大奖赛),评选旦角演员。“菊榜”由尹昌衡任总裁(评委会主任);成都“五老七贤”之首方旭任副总裁;胡玉叔、刘雨农、罗一士任考官(评委)。“菊榜”征曲选韵,丝管嗷嘈,极盛一时,蓉城轰动,观者如堵。按科考名次,评出状元薛月秋、榜眼浣花仙、探花小琼芳、传胪周慕莲。主事者纷纷咏以诗词,文人墨客赓相唱和,连篇累牍,盛况空前。

        罗一士博通文化艺术,与川剧名伶素有交谊,如康子林、杨素兰、小琼芳及后起的杨云凤、薛艳秋等,并着有文稿《康子林别传》《杨素兰别传》及咏颂他们的诗章。当时川剧艺人大多自幼学艺,文化程度很低,但他们最喜与文人雅士交往请教,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也共同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川剧名角辈出,群星璀璨,川剧艺术辉煌一时。

        罗一士归国后,正是川军混战的激烈时期,翻云覆雨的政局变幻令其宦海沉浮,心生厌倦。他先后辗转任职周道刚督军幕、荣昌县知事、资中县知事、刘湘第二军幕、四川盐运使署。虽待遇不菲,但因其生性狷介,抱负高远;且自矜姿质才力不薄,又是保路运动的风云人物,四川最早的留法学生。尤其旅欧的经历,深感其社会的进步发展,常思他山之石以攻错。因此,罗一士在荣昌、资中任职时,即行以改良措施,倡导振兴教育,发展经济,促进商贸和农业生产。他开办了教养工厂、监狱工厂、农事试验场;培修为战火毁损的荣昌孔庙等公益事业,纾解民困,丕振民风民俗。终因时局动乱,社会黑暗,壮志难酬,不得不辞职而去。他写有《资州道上口占》《采茧》等诗述其心境:

        促成苛政已徒然,堂下牛羊觳觫牵。

        我自挂冠原不忍,道旁浪说宰官贤。

        命途际遇,总与个人初衷相悖;文人的傲骨清高,常落怀才难伸之叹,罗一士不愿同流合污;不能腆颜向人,在《寄友》一诗中感叹:

        落拓江湖杜紫微,酒痕犹沾旧征衣。

        明知乱世文章贱,岂谓当时抱负非。

        处己何尝容简傲,平生所短是依违。

        那堪重过燕山道,廿载韶华付夕晖。

        结社推动文艺繁荣

        1924年,邓锡侯任四川省长,延聘罗一士任省政府顾问,罗致缄婉辞。此后,他重拟出国漫游南北美洲、澳洲的计划,以实现其考察世界的夙愿。为筹集经费,乃倾力于书画创作,重订润例,卖文鬻画,书画名声更彰显于省内外。

        1933年,由方旭,刘豫波领衔,罗一士、向楚、公孙长子、林君墨等组建诗书画团体“蓉社”,会集了一大批文人、艺术家。结社以促进文化,保存国粹,研究艺术为宗旨,诸凡文告,多为罗一士撰写。1935年,他又与冯灌父、向楚、芮敬于、罗文谟、江梵众等组建“蜀艺社”,罗一士被推举为副社长。社中人才济济,呈一时文艺盛况。“蓉社”和“蜀艺社”研讨文艺,举办画展,义卖助赈,辅导和培育文艺人才,对成都早期的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36年5月28日,齐白石应王缵绪之邀来到成都。罗一士与齐会晤于文庙后街王宅,齐氏向罗询及成都艺术界情况,罗答成都能书画的人约百十人,齐听后极赞蓉城艺术界兴旺发达。

        1938年,罗一士因积劳成疾逝世,时年仅50岁。各界人士纷往三倒拐罗宅祭悼。向楚、余中英赋诗悼惋,痛惜哀伤。

        罗一士诗书画俱佳,花鸟、山水、人物兼擅;工笔,写意皆能,无论巨制小品无不得心应手。其画艺典雅清丽,意韵生动,构思尤具特色,配以自撰诗文,更相得益彰。书法亦儒雅爽健,各体皆能。虽辞世过早,书画作品今亦时见坊间。其建树广博,今有手书遗稿《花不住楼丛书》四册存世,诗词近500首,对联约400副;文章百余篇,内容涉及政论、史事、人物、游记、掌故、骈文、随笔、考证、川剧、书画题跋、日记等。尤其《纪辛亥四川保路同志会》《纪赵尔丰之死》以当事人身份翔实记述,弥足珍贵。(文 | 图 李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