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陇南、蜀地、青海,哪里的油菜花都是春季最浓酽的存在。阳光灿烂、菜花金黄、麦苗青翠,走在这样的田间,支起耳朵似乎能听见油菜花盈盈绽放的声音--春意,被油菜花催送;耳朵,被油菜花唤醒。
连绵不断的油菜花将春的色彩定格成了金黄色
满眼春光随风来
“春满郊原水满堤。阴阴麦长菜花肥。丛丛蝴蝶斗香飞。洒金泥。浪叠黄云望欲迷。”油菜花一开,田便“野”了。
在油菜花织就的锦被下,铺陈了黄色花粉花瓣以及绿叶,土地潮湿而肥沃,确是“肥足墒饱”。各种吸够汁水的野菜舒展在花茎下,俯首可采的是棉花草--毛绒绒的叶片灰白或浅绿,肥嫩得很,做青团正好。在油菜花造就的花海边,旦有开阔处,便让人跌入“满眼春光随风来”的境地。田野间牵着风筝肆意奔跑的孩童们仿佛精灵一般,为轻风跳跃,为阳光欢呼。小手将风筝展开,搭上引线,松手……便见那纸鸢甩胳膊摆腿,扑楞楞如活鸟般争先恐后往蓝天的怀里扎去。而轻抚过金黄花浪的春风也满含着温柔,它微微上扬,载着风筝,载着欢笑,载着希望,将它们一同轻举到湛蓝的天空里去。然后轻拥阳光和流云,优游地随风飘舞,一如云中漫步,潇洒而自如。
倘若春鸟伴之与啾啾脆鸣,便有如闻天籁妙音,如牵一线小小悦耳的风笛。嬉笑声便与风筝与飞鸟一道融入了明媚的阳光。脚下黑油油的土地上,麦苗返青,春日下竟绿得熠熠逼眼。塘里,注满春水,轻风轻抚,阳光下一粼粼地漾着,仿佛已凉沁沁地扑上了面门。有备耕的农人,将厚重的外套撂在田埂上,赤了脚在田地里忙活。“蝴蝶深深浅浅黄,被春恼得一般狂。打团飞入菜花去,自信世间别无香。”日暖微熏。油菜花的香味,是被阳光催发的。
作为中国最大的蜜源植物,油菜花间盘旋的小蜜蜂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忙碌着飞进飞出,嗡嗡嗡嗡,将所有的甜言蜜语和热烈情话,尽数给了油菜花--其时,那每一只娇小而毛茸茸的身体上可沾了50万至70万粒花粉,能让油菜增产三成以上。养蜂人倒是安静的,握了割蜜刀沉着地刮着蜂箱板,留下了一份又一份春与花带来的馈赠。
“尺土依然雨露匀,黄花灿灿蝶飞频。朝来不厌临窗看,也算贫家一段春。”所谓“贫家一段春”,此番记述早已打入老黄历,在繁花的映衬下,春的美好属于爱着它的每一个人。田野中的风情,是随处可见的。赏花的女子,在油菜花间扯动丝巾,摆出雀跃的姿势,同行的男士们赶紧摁下快门:清风温柔扫过,油菜花微微摇头,伊人笑容依旧--留下的每一个瞬间总是饱含着无数的美好,让人不禁沉醉。如果愿意更沉醉一些,那么便最好静立花海间,只用眼睛和心聆听花语倾听油菜花开的声音,冥思也好怀想也罢。这,应是匹配油菜花的最好意趣。
满目金黄的油菜花
代代相传的田野记忆
从寒冷的冬季播种三个月后,经过发芽、长叶两个阶段,油菜往往会开出第一朵花。其花期不定,开花最晚的青海,却是油菜花的发源地,然后顺着黄河流域开到长江流域以致开遍大中华。
油菜花在中华,古称芸薹(tai)或芸。东汉服虔者《通俗文》载:“芸薹谓之胡菜。”芸薹或芸,一样美丽的名字。公元前三世纪《吕氏春秋》有赞“菜之美者,百华之芸”。宋代苏颂《图经本草》始称芸为油菜。真想知道,考古学家在距今8200年前的中国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之中,发现已碳化的油菜籽残骸时是怎样的神情?望着满眼的金黄热烈,恨不能亲至陕西省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去瞻仰那些距今已六七千年的油菜籽或白菜籽。彼时的油菜花与此时的油菜花,可有相同的风情,可是同样肆意热烈自由?
“菜花黄,疯狗狂”;“菜花黄,痴子忙”--这大自然的语言,是我的“李焕英”告诉我,我又告诉了我的“贾晓玲”,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油菜花开了,不要光顾着看花,还要留意别的,比如那眼睛通红、尾巴僵硬低垂的狗,多半状态异常,要趁早处置或绕道远走;还比如对精神不济的人,要随时留意他们的状态,最好多到田间地头沟下坡上走走看看活动活动,用春的美好抚平精神的病痛。我们在油菜花海中学会了辨识善恶美丑,也在与油菜花的交道中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野油菜,做“冲”最好;油菜苗,焯水回锅或凉拌,清炒、蒜香油菜尖。油菜花,是能共情的花,总让我想到母亲、姐姐和妹妹。
“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花落泥泞化作尘。当青荚坠枝时,花也“谢”了。几束阳光洒下来,青荚转黄,那种淡然的黄,低调内敛绝不如黄色的花热烈嚣张。油菜籽又叫芸苔子。成熟的菜籽,在春日暖阳中,似花儿一般灵动活泼,哔哔剥剥地宣示成熟,流金般明黄花蕊的褐色、黑色或淡黄色结晶,是为谢礼。种过油菜的田,再种蔬菜或水稻,同样也是最好不过的,因为油菜深扎大地的根系最能促进土壤结构改善和养分释放。油菜花的馈赠,不仅是金黄热烈的美景,同样也是农人们深耕数千年传承下的智慧结晶。
油菜花不仅色彩鲜艳,同时也是经济价值高极高的农作物
洒满田野的繁华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农业专家刘守照,自日本研修回国后,便数十年如一日地醉心于家乡金堂推广低芥酸、低硫甙的双低油菜。金堂油菜播种面积一度达到24万亩。仅2012年,成都市便有14个区(市)县开辟了20多条油菜花赏花线路:畅游都市田园,可观赏蓉城精品油菜花、实景体验成都现代农业。
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亩产油菜籽125公斤,可榨油50公斤、得油枯饼75公斤左右。当时市场纯双低油菜籽价格为15元/公斤、油枯饼1元/公斤,亩产值825元,相当于一季高产水稻的产值。而栽种一亩油菜,机耕机收费用100元、化肥农药种子计120元,刨除人工亩收入600元左右,已大大高于水稻生产收入。与油菜花结缘不知多少年的卿尚蓉说:“我年年种几分地油菜,可让我的幺女吃到纯正的清油,也让蜂子蛾蛾儿虫虫些有吃的。”卿尚蓉是种地为生的农妇,在她朴素的语言里,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诠释得淋漓尽致。(文 张译夫 | 图 嘉生 甘霖 刘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