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1年第5期
        名人 | 黄吉安 川剧界的莎士比亚
        发布日期:2021-08-18 10:05:51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黄吉安,安徽寿春人,名云瑞,又号余僧,着名川剧作家。早年从军,60岁定居成都,着述颇丰,在短短的22年时间里,创作了80多个川剧剧本和20多个扬琴曲本,编辑成《黄吉安剧本选》,诗集《余僧计稿》等六卷,共570余首。其中剧本《百宝箱》改编成电影《杜十娘》。

        川剧绝活“顶灯” 甘霖 摄

        茶铺听戏扬琴声

        黄吉安是安徽寿春人,1836年出生,从小聪颖好学,思维敏捷,18岁时因家中贫寒而辍学,不得不走进军营,当了个文案,从此长年随军辗转。1896年,黄吉安在璧山县衙做幕僚,因不愿同流合污而得罪上司,愤然辞职,在成都羊市街定居下来,从此过着清贫寒碜的日子,这时他已60岁。黄吉安开始静下心来慢慢梳理半生的社会经历和感受,想要找到一种抒发心意的东西。清末的成都是中国西南经济、商业、文化的中心,昆曲、高腔、扬琴、灯戏等各类剧种都有粉丝,川剧更是受到大众的喜爱。但黄吉安最初的创作并不是川剧,而是从扬琴发端。

        当时成都的扬琴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东华门一带为活动中心,北派则在童子街一片。黄吉安早晨起来就去喝茶听戏,今天在南派一带的茶铺,明天就去北派一带的茶铺,不仅结识了川剧名旦、扬琴师,还有打莲花落的、讲圣谕的人。他听这些人讲故事,同时也讲自己的故事给人听,讲他的见解、讲历史。

        那时南派扬琴演得好,效益也好,而北派就差得多,艺人常常是艰难维持生计,黄吉安就经常把新写的剧本免费送给北派演唱,以提高北派的声誉。有了他的本子,北派的人气很快就提起来了,艺人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南派见此情景,也登门来向黄吉安要剧本,黄吉安不分彼此,照样赠送,使南北两派的扬琴艺术都得到了发展。

        黄吉安所写的剧本不仅唱腔新颖,而且内容也新,反映现实,揭露黑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的名声逐渐为人所知。黄吉安除了听扬琴,还去听川戏,看灯戏,特别是川剧的那种高亢激昂的演唱让他难以平静。一次看了川剧后,他回到家中就开始动笔,把一些曲本改写成剧本,送给票友演出,没想到竟流行一时,这更激起了他的川剧创作欲望。

        戏剧改良担纲人

        川剧作为一个着名剧种,其实时间并不长。四川自古就重游赏,好享乐,历史上有很深的戏曲传统。隋唐五代时,巴蜀的歌舞百戏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清初“湖广填四川”大迁徙中,各地众多声腔纷纷入川,他们带来了新的东西,和当地的声腔相结合,从而催生出一个以高腔为标志的新的地方剧种,这就是川剧。川剧一经出现,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巴蜀大地上迅速传播,并很快覆盖云贵、湖北部分地区。

        黄吉安来到成都时,正值全国各大剧种兴起改良,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北京、四川。1905年,由周孝怀亲自主持,成立了四川戏曲改良公会,并明确提出了“改良戏曲,辅助教育”的口号。这是有史以来由官方设立的第一个戏曲管理机构,并特聘黄吉安改良剧本。1906年,教育研究所开会,拟议黄吉安编写剧本,主事人一再对黄吉安说,编定的剧本一定要演习,并支付薪水,“其曲本成时,应视其优劣,酌予价资。”至此,黄吉安由官方委派,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四川戏曲改良。

        戏曲公会还聘请了赵熙、尹昌龄等社会名流,尹昌龄改编的《活捉王魁》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年已七十的黄吉安老当益壮,他所创作的《邺水投巫》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个战国时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里,黄吉安给西门豹注入了新的思想。西门豹说,河道可以通商,高山可以开矿,就是国家自强的根子,哪有什么神去管它?此等愚民迷信,一天没有教育去叫醒他,真是不可救药哩。黄吉安还借西门豹的口说:“现在是改良时化,当办的事情顶多,最要紧的是整顿风格。”黄吉安的剧本很快得到了社会的首肯。《四川官报》说,某些文士因编写新戏受到赏识,有的改良剧目在演出中获奖,大大推动了改良剧本的浪潮……

        当时成都华兴街上的老郎庙是供奉戏神的地方,为各地戏班的临时落脚之处。戏曲改良公会筹集资金进行改造,并修建了新式的悦来茶园。1909年,悦来茶园投入使用,并在这里成立了川剧第一个剧团三庆会,由此成为川剧的一个基地。黄吉安经常来这里喝茶听戏,和康止林、唐广体等人的交情很深,他的剧本都先在这里排练,修改完美才正式公演,因此质量很高。

        短短的时间里,黄吉安就写出了7个本子,作为当时的样板印发全川。《川戏》评价说,黄吉安的剧本“对后来的川剧文本的创作、演出起了规范作用,为川剧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高的文学起点。”

        陈巧茹两度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川剧领军人物

        京城出演《柴市节》

        《柴市节》是黄吉安剧本创作的一个顶端,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影响最大的作品。黄吉安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无不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因此他善于选取历史题材,英雄和丑恶对比鲜明。

        黄吉安不仅会写,还会唱,写得累了,他就歇下来,一个人边拉琴边唱,在自娱自乐中既得到了放松,又找到了新的感觉。他把唱词和韵律一一记下,对后来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黄吉安还有一个习惯,只要一想到好的情节唱词俗语等,就赶紧记在纸条上,然后把这些纸条贴在墙上随时取用。在他家的墙壁上到处都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有的上面还写着人物名,到后来,甚至他的蚊帐里都挂着纸条……

        黄吉安注意到文天祥和留梦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文天祥不愧为民族英雄,而留梦炎则是一个十足的小人。黄吉安内心里激起了很大的创作欲望,苦思冥想,决心把这个剧搬上舞台,取名《柴市节》。《柴市节》一经演出,就在川剧界引起了极大轰动,人们争相观看,从而也奠定了他川剧文学大师的地位。

        《柴市节》讲述的是文天祥被俘,囚禁三年而不降,已降的宋朝老臣留梦炎数次劝降不成。文天祥在柴市口被杀前,得到了两个儿子殉国的噩耗,出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对话。

        文明:启禀相爷,我家两位少爷都在途中……文天祥:在途中怎样?文明:先后殉国了!文天祥:你怎不早说?文明:恐怕相爷怄气。

        按理说,闻听如此不幸,每个人都会悲伤欲绝,可文天祥却说:“我怄什么气,我才欢喜得很哪!”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全家共赴国难,无以为悲,反为一大幸事,这深深感染了每个观众。但黄吉安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继续深挖,又抬出了元帝,称文天祥真是奇男子,不为我所用,杀了又可惜,只好做个人情,追赠文天祥卢陵郡公,这反衬出文天祥的铮铮气节。文天祥被杀后,众百姓高呼:“大家凑钱烧纸,抬起走!”

        1963年,周企何和司徒慧聪在北京演出刚一结束,周恩来就健步上台握着周企何的手说:“这个戏我看了好几次,很好,文天祥正派,有骨气;留梦炎坏在骨子里。”

        只识“黄本”不识人

        黄吉安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一生愤世嫉俗,在他的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他不仅是川剧作家,还是个诗人,有打油诗说:“老夫橐笔随风尘,江湖闲散一废人。废人不将废物弃,愿作诗家柱石臣。”1900年,黄吉安从报上看到丧权辱国的辛丑赔款条约后,满怀愤慨地写道:“姑听讹传未足凭,烟云变态几番增。望洋搔首澜难挽,破浪同心风可乘。”

        黄吉安所写的戏流行很广,远到云贵地区,被称之为“黄本”。但人们并不晓得作者是谁,黄吉安在去世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也一直被埋没。有感于黄吉安剧本的影响,一次,周恩来在看了话剧《关汉卿》后,感慨说:“四川应该写《黄吉安》剧。”

        1956年,中国京剧院导演樊放专门为落实“黄本”之事而来,他先后走访了云贵等地,后来在成都才真正找到了“黄本”的作者,而这时,黄吉安已经去世30多年了。

        电影《杜十娘》根据黄吉安剧本《百宝箱》改编

        黄吉安还写了另外一个有名的剧本《百宝箱》,1957年改编成电影《杜十娘》,由廖静秋主演,片头上打出了“原着清代黄吉安”的字样。1960年,四川省戏剧研究所将黄吉安的剧本整理成《黄吉安剧本选》出版,留下了这一川剧艺术瑰宝,也算是对黄吉安的一种告慰了。(文 朱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