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至今流传着一句有趣的顺口溜:“夏天天气热,扇子离不得,有钱买一把,无钱等他热。”从古至今,扇子一直是夏天必不可少的纳凉驱暑工具,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论高低贵贱,莫不如此。川西竹林茂盛,成都蜀锦蜀绣名扬天下,造纸业发达,这都给制扇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宋代成都有十二月市,农历五月大慈寺前要举办专门的扇市。蜀扇在唐宋引领时尚,在明代更成为皇家贡品,身份象征。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说:“蜀锦、蜀扇、蜀衫,古今以为奇产。”
桐花凤扇开工艺扇先河
清代 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麟趾贻休图》,仕女也执华丽的羽扇
最初的扇又称为箑,箑就是大的植物叶。相传舜时曾作五明扇,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说:“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这是有关扇子的最早记载。在古代,扇子的作用不仅是为了纳凉,更是帝王权力与礼仪的象征。帝王出行,除了前呼后拥的仪仗外,最显眼的就是架在背后的两柄大障扇,以显威严。汉晋时期流行“刀扇”又称为“便面”,不想见人时以此扇遮住面庞。此后又出现了以羽毛为扇面的“羽扇”。羽扇在汉末魏晋时期极为流行,是士大夫阶级的身份象征。到了隋唐时期,团扇开始流行。
1965年,成都百花潭曾出土了一件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这件战国铜壶上,刻有一仆人手执长柄扇替主人扇风的图案。这件文物证明,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蜀人就已与扇子结下不解之缘。秦汉时期,扇子走入寻常人家,蒲扇成为大众消暑纳凉的用品。而用竹子编制而成的扇就精细得多,东汉班固《竹扇赋》说:“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避暑致清凉。”
四川竹林茂盛,这给制扇提供了天然的便利。蜀扇又称为川扇,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而且花样种类繁多,有团扇、蒲扇、纨扇、纸扇、娟扇、竹丝扇、羽毛扇等。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扇子也从当初单一的消暑纳凉用具发展到了后来的一种工艺装饰品,扇面上不仅画有花鸟虫鱼,还有名人题词。书圣王羲之是最早在扇子上创作的人。《晋书》记载,王羲之曾在蕺山见一位老妇人在贩卖六角竹扇,于是在扇子上题字,后来这些扇子被人争相竞买。无独有偶,据说当年李白来成都,同样曾为卖扇人题诗。李白号青莲居士,成都的青莲街传说就是当年他落脚的地方。
唐代 周肪《簪花仕女图》,仕女手执团扇
文人墨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为工艺扇的开端,是扇文化的一大发展,而最早的工艺扇就是唐代四川出现的桐花凤扇。太和四年(830年),李德裕被贬蜀中。其《画桐花凤扇赋序》记载,成都锦江两岸种植了许多紫桐。每到晚春,有一种羽毛斑斓有五种颜色的小鸟,穿梭于桐花之间,饮朝露,直到秋天花尽,便如同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这种鸟长年与桐花相伴,繁花似锦,增添了别趣,所以时人称之为“桐花凤”。
蜀中的工匠将这幅景色绘于扇面,这种纨扇晶莹透明,冰清玉洁,摇动扇子,小鸟栩栩如生,就如展开翅膀灵活飞扑一样,桐花凤扇在当时名噪一时。“绘斯禽于珍箑,动凉风于罗荐。发长袂之清香,掩高歌之孤啭。”李德裕说,人们常常把玩桐花凤扇,久久不肯放手,甚至忘记品尝面前的美食。明代才子杨慎认为,这是川扇第一次有了详细的文字记载。
轻罗团扇美人遮面
唐末至五代前后蜀时期,成都出现了一种素雅的轻罗团扇,上描素花小鸟虫鱼,精美典雅。这一新潮物件流行全国,唐代诗人王建《调笑令》说:“团扇团扇,美人并来掩面。”
团扇又叫宫扇、纨扇,在唐之前都是宫女所用,因是圆形,又称为合欢扇,赋予了合欢团圆之情。小巧玲珑的团扇主要功能并不是摇风纳凉,而是一种装饰,一种感情的寄托,还有就是用以遮挡自己的面容,有半遮半掩的意味,欲掩含羞。唐宋的轻罗团扇上题诗作画也是新意不断,将扇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新娘出嫁时,也必须用团扇来遮面,一是避羞,二也是为了避邪。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轻罗团扇,以四川和苏杭两地出产最为精美。唐宋时期,蜀地又以一种名为“不彻头”的新式折扇引领了全国时尚。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竹骨扇以木为柄,旧矣。忽变为短柄,止插至半扇,名‘不彻头’。”折扇,又叫腰扇、撒扇、掐扇、聚头扇、聚骨扇、折叠扇等。折扇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用木或象牙做扇骨,用韧性强的纸或是绸缎做扇面,不用时折叠,携带方便,非常时髦。
川扇何以全国闻名,引领时尚?首先是四川盛产竹子。明人何宇度《益部谈资》说:“竹本蜀所富有,第不甚坚厚,纸则出嘉兴、彭县,轻柔细薄,惟可制扇,是其来已非一日,欲不充贡得乎?”川扇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楮等材料,其中最为独特的当数竹丝扇。这种扇子用细如娟丝的竹丝编织而成,扇面薄如蝉翼,透光清晰,柔软细腻,多呈桃形,有点像纨扇,上面绘制的花鸟虫鱼等图案更是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其次是蜀锦蜀绣发达,丝织团扇制作得小巧轻薄。而扇子做得好不好,不仅在于扇骨,还要特别的纸张。唐代,成都造纸业兴盛。蜀扇所用的纸张柔性好,经得住反复折叠。最后是蜀地工匠心灵手巧,制造工艺推陈出新,所制扇子柔软轻盈,巧夺天工,像竹丝扇的制作就不用轻罗,而用竹丝和彩纸,可见蜀地工匠工艺之高。
小小的扇子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检验。随着制扇业的不断发展繁荣,唐宋时期成都出现了专门交易扇子的扇市。农历五月,官府在大慈寺设官宴助兴,文人聚会时拿出自己得意的扇子相互竞比,高唱吟诵,陆游云:“吴中近事君不知,团扇家家画放翁。”有竹枝词记载盛况:“扇市游人似锦丛,弃娟休说太匆匆。来年依旧深闺里,掩映桃花半面红。”
洒金川扇明代贡品
川扇因其用材考究,制作精良,明朝时被选为皇家贡品。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四川贡扇》说:“聚骨扇,自吴制之外,惟川扇称佳。其精雅则宜士人,其华灿则宜艳女。”
川扇作为贡品后,数量年年增加,四川布政司上贡的川扇由最初的11540柄,到后来的48000柄,十几年间增加了几倍,仍然供不应求。贡扇的种类繁多,有百龙、百鸟、百花图,还有小巧玲珑的细扇,专供宫中宠妃所用,人人以得一把川扇而后快。到了万历年间,四川每年的贡扇品种达33个,每种的花样图画和数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龙凤扇810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图15把……其中又以“蜀王所贡为精”。
川扇不仅成为宫中时尚,民间更视为至宝,价格贵得惊人。《万历野获编》说:“尤宫掖所赏,溢出人间,尤贵重可宝。”《五杂俎·物部四》说:“蜀扇每岁进御,馈遗不下百余万。上以宫中所用,每柄率值黄金一两。”当时还流行着一种洒金川扇,“合竹骨二十余,粘以蓝纱,贴以大片金箔,自以木柄承之,又名金扇”。洒金川扇从宫中流传到民间市井,成为一个人的身份象征,《金瓶梅》中西门庆就以洒金川扇装点身份。
贡扇每年由朝廷确定数量、款式、图案、色彩等,地方官员不能完成则要受罚,有的甚至为此丢了乌纱帽。万历年间,四川灾荒严重,御史周希圣谏言,蜀地困苦不堪,应减少贡扇,皇帝大怒,扣了周希圣一年俸禄。川扇还引出一个刚正不阿的故事。明代大太监刘瑾专权朝政,贪污无数,群臣见了他都要跪拜行礼,何瑭只是微微躬身。刘瑾就派人在四川采购了一批川扇,以赐扇为名要何瑭下跪,但他依然不拜。明代大贪官严嵩被抄没时,抄出的扇子就达三万多把,其中绝大多数为川扇。
端午赠扇诗人寄情
赠扇的习俗在隋唐时就出现了,端午节赠扇一是为了增进友情,二是表示入夏时送上清爽。唐朝端午时,皇上就要给大臣赠扇,并在扇面上题字,以资勉励。民间也要相互赠扇,多为廉价的蒲扇。唐代冯贽《云仙杂记·金门岁节》记载:“端午节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所赠之扇也多是宽大的蒲叶制成,菖蒲有祛毒的功效。明代端午节放假三天,皇帝与百官同游乐,并赐宴赐扇,成为重要的仪式。
川扇,也寄托了诗人的乡愁和友情。明代四川状元杨慎一生刚正不阿,遭廷杖被贬云南,表亲周宗光特地从老家带川扇来探望。杨慎睹物伤情,作《酬周生赠扇上刻诗韵》:“执素裁成宝月光,蜷舒怀袖动宫商。老来却厌丹青手,兴到还登翰墨场。”后来又有四川亲朋赠予川扇,寄托友情,杨慎作《谢同飨诸公寄川扇二首》寄托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凤箑分封到海孤,鱼缄千里至巴丘。绮寮白昼悬明月,珍簟朱炎借早秋。”“薛涛歌里扬清啭,卓女吟边障远山。万里桥西销暑会,几回琼树梦中攀。”
清代 周薡《山水图》
到了清代,蜀扇以四川龚扇和德阳潮扇最为出名。龚扇出自自贡,由龚姓人所创。龚扇用细如发丝的竹丝编制而成,图案会随光影变化忽明忽暗,十分神奇。1886年,在成都劝业场举行的盛大赛宝大会上一举夺得头奖,选送清宫赐名宫扇。德阳潮扇源于广东潮州团扇,自清末传入德阳后,在制作工艺上经过改进加工,形成了川西独具特色的德阳潮扇。其制作工艺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把扇子,既让人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丝清凉,也可昭示皇帝的威仪,承载了文人的才思、女子的爱慕、游子的乡愁,代表了工匠精神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扇子渐渐退出了纳凉的舞台,但独特的扇文化长留世间,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文 朱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