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瑛今年93岁了,仍然活跃于乐坛上。她跟成都是有很多故事的。抗日战争时期,她随父母流亡到成都,在成都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进入特别重视音乐教育的华美女中和华英女中学习,这为她后来成为交响乐指挥家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华美女中到华英女中
郑小瑛祖籍福建永定,1929年9月27日出生于上海。郑小瑛的祖父郑金禄受客家文化崇文重教的影响,在山村里过着耕读生活。清末,美国传教士在永定建教堂,郑金禄帮着修教堂,后来也成了一位在山村传教的传教士。郑小瑛的父亲郑维被郑金禄送到上海的教会学校,因成绩优异,获得第二批庚子赔款公费留美奖学金。1916年,郑维远渡重洋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农业经济,获硕士学位。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郑维夫妇不愿在日寇占领区生活,一家四口辗转经香港、汉口,流亡到成都,郑小瑛姐妹就读于成都航空委员会政治部子弟学校。学校里的老师除了给小学生讲抗战故事、教唱抗战歌曲外,还组织学生排演抗战街头剧。郑小瑛看见高年级的同学上街为抗战募捐,就与妹妹一起在家里举办了一场家庭音乐募捐会。
那是1940年初,一天,郑小瑛趁父母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的机会,姐妹俩在客厅里又唱又跳,还自编自演抗日短剧,最后又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拿出来义卖。最后,郑小瑛把义卖所得的20多元托老师寄给《全民抗战》杂志主编邹韬奋。当年4月20日出版的《全民抗战》上“战地版捐款报告”中,郑小瑛的名字与张群、卢作孚、董必武、林伯渠等社会名人的名字排在了一起,上面写着——“郑小瑛二十二元六角五分”。
郑小瑛姐妹小学毕业后,父母把她送进了创办于1884年的私立成都华美女子中学,这里特别重视音乐教育。在华美女中,郑小瑛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经常都是班上第一名,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运动队,喜欢打排球、打篮球,喜欢到华西坝去为各个大学的运动会加油。同时,她很喜欢演话剧、学钢琴,那时学校里只有三四架钢琴供学生使用,但学琴的同学就有30多位,每天一个学生只能有半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晚上还得点着油灯练。尽管条件很差,但郑小瑛进步很快。从金陵女大毕业的周寿敏、在华西协合大学任教的加拿大钢琴家汪德光女士先后教过她的钢琴,在初中的毕业典礼上,她完整地演奏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
1945年抗战胜利,郑小瑛转学到了华英女中。华英女中开办于1896年,学校善用艺术陶冶学生的情操,当年的校长郑元英女士认为:“美好的音乐,对人的品质及精神修养有极好的影响。举凡文明国家的人民和我国旧时代的诗书门第,大都酷爱音乐。”
1947年夏,成都华英女中高十五班毕业合影,坐前排左一为郑小瑛 郑小瑛供图
华英女中有一座两层楼的音乐楼,里面有5架钢琴,郑小瑛练琴的时间多了,每天早上全校学生升旗时,都由她在二楼的一间琴房里为大家弹伴奏。学校里的音乐老师非常喜欢郑小瑛的音乐天赋,特意让郑小瑛在舞剧《狄安娜》里担任主角,并专门教她在狄安娜的葬礼上指挥大家唱《马赛曲》,这是郑小瑛人生第一次做指挥。
年过九旬,依然在指挥台上
1947年,郑小瑛高中毕业时,除了拿到学历文凭和优秀生证书,还获得了钢琴高级证书。高中毕业后,郑小瑛一家回到了上海,考入了北平协和医学院,并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生物系医学预科班学习。在学校,她参加了民主学生运动。1948年底,郑小瑛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了文工团。新中国成立以后,郑小瑛被文工团保送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5年,郑小瑛作为唯一的一位女生,进入中国第一个合唱指挥班学习,1960年她又留学苏联,学习交响乐指挥,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之后,郑小瑛出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如今年过九旬的郑小瑛依然活跃在指挥舞台上,她潇洒地说:“如果有一天倒在指挥台上,那才是最浪漫的事。”(文丨戚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