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门 特别策划
1927年,作家、翻译家罗念生发表散文《芙蓉城》,文中引过刘道开《锦城篇》的诗句:“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2008年,贾樟柯以成都东郊420厂变迁,拍摄了电影《二十四城记》。很多人纳闷“二十四城”之来历,其实就源于成都四门城楼。四楼匾额(溥济、浣溪、江源、涵泽)各有六点水,合起来是二十四点水,故称“二十四城”。清代成都人杨燮作《锦城竹枝词》就有“城楼二十四浓点,分镇东西南北同”之语。四座城楼下,分别是北门大安、西门清远、南门江桥、东门迎晖。“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天府四门的兴衰开合背后,讲述的是一座城市的悲欢离合、历史变迁。
大安北门
淳熙三年(1176年)正月初七“人日”,52岁的陆游出北门去昭觉寺吃了一顿斋饭。他曾多次去昭觉寺或学射山(今凤凰山),千年后这依然是一条成都人北门出行的重要路线。相较于成都城的其他三门,面向古蜀道金牛道和中原京城的北门,自司马相如打马经过那座木桥开始,或许就具有了一种远方的视野和历史的向度。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华阳县志》载成都“城池图”
恽与咸阳门
古蜀国,成都或是一座有城而无墙的都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古蜀人没有想到,无遮拦的成都有一天会被秦人占领。东周慎王四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设置蜀郡于成都。为建立秦的权威,同时也出于军事考虑,张仪、张若等相继建造了三座崭新的城市--有城墙的成都城、郫城和邛城。
咸阳门始于秦代,即当时成都城的北门城门,“大城北面三门,惟此门最繁盛。”咸阳门的得名,与一个悲惨的故事有关:“秦王诛蜀侯恽,后迎葬咸阳。天雨三月,不通,因葬成都。蜀人求雨,祠蜀侯必雨。”
公元前301年,秦昭襄王的异母兄弟、封为蜀侯的恽,在成都祭完山川后,将祭品献给咸阳的秦昭襄王。但恽的后妈、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害怕其对儿子的王位有威胁,暗中将毒药加入祭品。当秦昭襄王打算吃的时候,她说这些东西远道而来怕不安全,应该叫人先尝一尝。昭襄王让近臣吃,结果近臣当场死了。昭襄王大怒,派遣将军司马错赐剑给蜀侯恽,让其自杀。可怜蜀侯恽听到风声,就和妻子一道自杀了。该事件还牵连到蜀侯臣子共27人被诛杀。后来,蜀人自发把恽埋在了成都城外。公元前298年,秦昭襄王听说恽无罪冤死,便派专使准备将其从城外迁葬到成都城内。这一年先是大旱了3个月,接着又下了7个月大雨,恽的灵车刚驶至城北门就深陷泥里,再也走不动了。蜀人就此把北门叫咸阳门,并为其立祠。恽就成了蜀人的雨神,但凡水涝天干,求他没有不灵验的。
太玄、大安与涵泽
隋代和唐初时的北门未见名字。唐乾符三年(876年)西川节度使高骈重建成都城,在旧城“子城”的基础上扩筑罗城“太玄城”(又叫大城)。“太玄城”的得名,或与西汉蜀人扬雄《太玄经》有关。《读史方舆纪要》说“太玄城”开十门,但见诸文字的则有七门,其北门就叫“太玄门”。
中和四年(884年)秋,因“黄巢起义”逃难到成都的唐僖宗,在太玄门楼举行受俘仪式。武宁节度使时溥献上黄巢和他家人的头颅,另有其姬妾二三十人。僖宗和其姬妾之一有这样一段对话:宣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
北门见证了一个女子在线装书里的悲怆,也多次见证城破与受降,如蜀汉刘禅、前蜀王衍和后蜀孟昶被缚北上。在他们的身后,只有一地零落的桃花和芙蓉。
北门为什么又叫大安门呢?907年,王建据蜀称帝,改子城(即皇城)北门为大安门。明洪武四年(1371年)秋,李文忠筑成都新城,据《天启成都府志》所载的“府治三衢九陌宫室图”可知,四门外各自建有月城和寺庙。新城西门被命名为“清远”,北门则改名“大安”。之所以明时挪用前蜀至宋时的子城北门“大安”,是希望自古作为成都的门户,作为古蜀道起点、金牛道终点的成都北门,能够在元蒙的铁蹄之后,永远安宁和平吧。
明末清初,经历“张献忠剿四川”,成都城沦为一座孤零零的空城。康熙三年(1664年),巡抚张德地面对“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与茂草矣”,上疏“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重修破烂不堪的成都城墙,以及桥梁、庙宇。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四月初一,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之后,四川总督福康安对成都城进行重修。这次历时三年、集全川之力再次重修的成都城,“楼观壮丽,城堑完固,冠于西南”。重修之时四门城楼的命名,均以“水”做偏旁,分别是溥济、浣溪、江源、涵泽,以祈永不失火,北门的城楼即“涵泽”。
高骈扩罗城,新开郫江之水道称清远江,北门外跨江之桥即名“清远桥”,即今北门大桥。据同治《重修成都县志》云:“清远桥,县北城外。唐光启三年(887年),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楼慰谕之,建与诸将,罗拜于清远桥上,即此。今名迎恩桥,又名大安桥,北路第一桥也!”后来因地处成都北门,成都人喊为北门大桥。北门大桥下跨两条大马路,靠南的那一条名叫大安路,也因大安门而得名。桥头有家有名的“北大铺盖面”,其名不是因为店老板北大毕业,而是把“北门大桥”缩写成“北大”。
北门之胜 生意盎然
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记载,川西道成都府“北门之胜,武担山、子云宅、金马祠、太玄城、玉局观、升仙桥、万岁池、学射山其最着者”。清代,北门是官员入川的门面,又因西门为满城专用,郫县、灌县等地方向出入成都城也多绕道从北门入城,所以城北盛极一时,寺庙祠观几乎一街一两座。
北门一带,有诸葛武侯祠(又名丞相祠)、桓侯庙、岳武穆祠、城隍庙、金绳寺、广福寺、芙蓉观、玉局庵、昭应寺、东岳庙、火神庙等。这里还有酱园公所、帘官公所、燕鲁公所、酒坊公所、船行公所、屠业公所等行会和政府机构。
早在宋代,北门一带就是老百姓做生意较为集中的地方,这当得益于北门是古蜀道的起点之故。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城北卖豆豉的郭氏,以及陆游在升仙桥(驷马桥)吃饼的店家,无意间串联起了城北生意买卖的前世。清初川陕官道恢复后,最先在北门形成了与北方中原交往沟通的平台,因此有了珠宝街,还有金丝街、白丝街、草市街、簸箕街,可见北门市场的繁荣。1924年春熙路开街,珠宝类高端商品才朝市中心转移。
1917年,美国人甘博沿岷江考察,从新都走川陕路回成都,从北门入城,看见市场交易颇为热闹,兴奋地拍下了好几张照片。当时城门还要晨启晚闭,一直延续到1928年。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的一个夜晚,诗人陆游久久睡不着,登上城北的城楼极目远眺:“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在成都北门的远方,是一个以京城为象征的国与家,是一个通往家国与理想的大道,壮志肉体,百姓苍生,唐宋辉煌,满目灯火,都是一介陆游与“天府”蜀人的仰望。(文 林元亨丨图 林元亨 余茂智 王玉龙 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