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19年第5期
        【草木】马齿苋 命似铁
        发布日期:2019-06-10 17:46:08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吃得最多的野菜是马齿苋。每年4、5、6月,阳光明媚,成都的三圣花乡是个好去处。荷塘月色有一农家乐,很有点名气,凉拌马齿苋就是招牌菜之一。凉拌马齿苋,吃起来有点酸酸的,好多人以为放了醋,其实那是马齿苋的自然本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到马齿苋名字的由来:“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马齿苋叶子极像马齿是真的,但滑利却是远胜过苋菜的。苋菜与马齿苋不同科属,八竿子打不着。所以说到各种苋菜(包括野苋菜),都与马齿苋无关。

        马齿苋本来是很常见的,但在城里要找到它,还是颇费周折。六月在邛崃的新场镇发现好大一片,拍了照回来仔细一看,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原来是景天科的垂盆草,也是肉质的叶子,与马齿苋很像。后来,我在大慈寺附近的一处废弃的老院子里,看到真正的马齿苋。它们大大方方地在空地上匍匐着,烈日当头,我一身汗水,它们却浑然不觉,毫无一点委顿的样子。

        马齿苋在夏季开黄色的小花,而且在最热的中午开得尤盛,可谓与阳光共舞。马齿苋是很不怕晒的,它的抗旱能力令人叫绝。童谣说:马齿苋,命似铁,翻转屁股照六月。你把马齿苋连根拔出,在烈日下晒上个把月,它还能活。所以它又叫“长寿菜”“长命菜”和“晒不死”。

        马齿苋别名很多,有一个别名很利于人们识别它:五行草。因为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不过,人们看得最多的还是它如马齿模样招人喜爱的青青叶子。

        六月是采食马齿苋的最佳季节。马齿苋与苦瓜、绿豆一道,并称为夏季三宝。因为它们都有解暑清热的功效。不同的是,马齿苋还能解毒止痢疾。成都人在初夏喜食凉拌的马齿苋,而江南一带,却在春节将它做成馅儿,包包子吃。汪曾祺在文章里写道:“我的祖母每年都要摘一些马齿苋,晾干了,过年包包子。”但是,汪先生对这种马齿苋包子评价不高:“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

        江南吃马齿苋包子是有传统的,清代《扬州西山小志》云:“预于四五月间,取马齿菜腌贮,名安乐菜,岁暮作馅制馒。”现在的扬州,还将马齿苋包子当成重要的年菜,也是名小吃。事实上,马齿苋包子的首要价值不是好吃与否,而是其“止痢”作用。年饭油荤重,难免吃坏肚子,吃点马齿苋,可以解毒。故而,扬州人叫它“安乐菜”。

        杜甫在《园官送菜》一诗里抱怨“又如马齿苋,气拥葵荏昏”,大概是园官竟将马齿苋当成正式蔬菜分配给了杜甫,令他气恼吧。其时,写过罪己诏的唐德宗皇帝也是吃过马齿苋的:“德宗初继位——召朝士食马齿羹,不设盐酪。”皇帝都吃得,老杜也该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