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19年第6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19年第6期 > 详情
        【读档】老成都如何过儿童节
        发布日期:2019-06-28 10:06:20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弄冬弄冬一弄冬,今天过节热烘烘。从前世界属大人,现在世界属儿童。”这是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于1933年4月2日为庆祝儿童节创作的《儿童节歌》。早在七八十年前,人们也会像今天一样热热闹闹地庆祝儿童节。振奋人心的庆祝活动、丰富精彩的节目表演、琳琅满目的礼物、免费观映的电影等应有尽有,大街小巷处处都是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不过,儿童节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儿童生活似乎还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而“四四儿童节”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儿童节。

        重视儿童 蔡元培诠释“双四节”

        我国虽然自古就有爱护和关心孩子的传统,但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卑微,是家庭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为自己所私有,是成年人的附庸品,而养育孩子只是为了养老和传宗接代。20世纪初人们的“儿童观”也发生了变化,从漠视和忽略儿童的传统观念转变为现代的儿童本位主义,逐渐了解儿童本身的特殊性,认识到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他们同样应该得到尊重。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儿童、重视儿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儿童问题,为儿童福利奔波。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包括中国在内的54个国家参加,并通过《日内瓦儿童保障宣言》,呼吁世界各国设立“儿童节”。会后,各国政府开始积极响应,纷纷确定自己国家的儿童节。1931年3月7日,以“创导实施各项有关儿童福利事业,为全国儿童谋幸福”为宗旨的中华慈幼协会呈请上海市社会局,并转呈上海市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请求设立儿童节。中华慈幼协会在呈文中指出儿童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窃以国家盛衰,视乎民族,民族强弱,视乎儿童,是儿童为国家未来之主人翁,亦即文化转移之中心点”,并希望借儿童节可以引起普通民众对儿童的关注,“使人人有慈幼思想,人人有负慈幼责任,并使儿童能知所处之地位。庶扩大慈幼范围,树强国强种之基”。该建议被采纳后,国民政府决议4月4日为儿童节。

        众多教育界名人也积极响应儿童节。学界泰斗蔡元培曾在1934年上海市第四届儿童节纪念会上别出心裁地解释“双四节”的意义: “第一个‘四’字,即食、衣、住、行,是我们的基本生活。各位小朋友,现在仰给于家庭父母,如果没有父母的供给,或父母不注意,即发生危险。故各位要记着此刻父母供给,将来成人后即要努力工作,以抵偿今日之债。第二个‘四’字,即智、体、德、美四育。大人们锻炼你们的身体,培植你们读书,告诉你们做人的道理,陶养你们的性情,就是智体德美四种教育。”

        1937年儿童节纪念大会传单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会上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决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1950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出通告,规定6月1日为儿童节,废除“四四”儿童节。“四四”儿童节虽然短暂,但它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身边幼小的孩子,引起人们对儿童基本权利的重视,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独立主体地位的提高和人们对于儿童事业的关注。

        市长发布传单 电影戏剧免费看

        针对如何举办儿童节纪念活动,国民政府颁布了《儿童节纪念办法大纲》。《大纲》对各小学幼稚园、各社会教育机关以及各家庭如何进行纪念活动进行了初步规定,并要求各地在此指导之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明令颁布后,从1932年开始,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全国二十余省市举行了儿童节庆祝活动,总计各地参加庆祝活动的小学教职员12500余人,到会之儿童105000余人,直到1935年儿童节的确立,儿童节已经成为全国性纪念节日。而成都市从1934年开始每年庆祝儿童节,为此举行了一系列以纪念大会、表彰会、运动会、文艺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并联合电影院、戏院、玩具店、书局等推出优待儿童的各种活动。

        每年的纪念活动中规模最大的是儿童节当天的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庆祝仪式之后,便是各机关长官致训词、来宾演说,并特意安排了儿童代表答词环节,以此形成国家与儿童的象征性互动,表达国家对儿童的关爱与儿童的责任,也凸显了儿童在纪念大会的主体性。之后还有节目表演、接受赠品和游艺活动等,也始终都是以儿童为主角。正是纪念大会年复一年地举行,才使得“儿童节的意识,已渐印入全市民众的脑海,起而认识儿童,看重儿童,并有不少尊重儿童人格的事实表现”(《成都市第四届儿童节纪念大会宣言》,成都市档案馆藏)。

        当时的成都市政府在儿童节期间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儿童教育新观念,印发各种儿童节传单,如《敬告本市市民》、《敬告本市小学校长和幼稚园主任》等,引起社会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普遍关注。1935年,在《成都市政府廿四年儿童节传单》(成都市档案馆藏)里,不仅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要有儿童节,还对本市市民、小学校长和幼稚园主任、慈幼团体和医师公会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比如面对市民,指出“儿童节是当父母的应该反省的一天。希望注意儿童地位。先从培养对国对群的观念做起”,并列举6条溺爱儿童的普通现象,希望大家反省;针对教育者,认为“小学校和幼稚园,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推崇小班教学,重视体育和游戏的开展,反对校商合作推高物价等。这些传单均由时任成都市市长钟体乾签署发布,可见政府对儿童节的高度重视。

        作为节日的主角,儿童还可以在儿童节那天享受很多优待,各电影院、戏院、玩具店、书局、报馆、糕饼店等纷纷进行各种为儿童谋福利的活动。电影院和戏院特意为儿童开辟专场,并且“凡各小学校学生,及14岁以下一般儿童,均免票入场”;玩具店和书局则要在当天给予儿童“特别减价”;报馆要在当天出特刊来宣传儿童节;甚至成都市商会还要求糕饼店在糕饼上印上简单的庆祝儿童节的文字(成都市档案馆藏)。这些优待让那些家境贫苦的孩子也有机会可以走进电影院等平日里无法感受的场所,或者收到心仪已久的礼物。(文 舒欣 图 成都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