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19年第7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19年第7期 > 详情
        【读档】百年川剧戏窝子
        发布日期:2019-07-25 15:27:05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一碗盖碗茶、一场折子戏,氤氲茶香袅袅升起,开场锣鼓一敲,戏帘一掀开,台上的生旦净末丑轮番演出古今世事,台下戏迷茶客的心情跟着戏里的悲欢离合起起伏伏,或欢笑或叫好,在热热闹闹的川剧里品味着各自的百味人生。这个一百多年前老成都坐在茶园看川剧的画面,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成都慢生活的典型代表。

        成都市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历史文献等资料重现了当年的老茶园。

        茶园即戏院 戏窝子延续百年

        在位于华兴正街54号的锦江剧场,右侧曾经有一条狭窄的小巷叫做悦来巷,其高耸的风火墙上挂着十余个用于宣传演员的水牌,每块牌子一米宽、两米高,上面用红、白、蓝等色颜料写着演员的名字和当天演出的剧目,方便人们一进巷口就可以了解演出情况。走到巷道中段往右拐,便进入了百年前极负盛名的悦来茶园,这里是近代川剧的发祥地,也是老百姓口中的川剧戏窝子。

        清代中叶,川剧演出多在岁时节日、酬神庙会或庆典等,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而是流动于各省会馆戏台和庙宇庙台(也叫万年台)、院坝等处演出。清光绪年间,华阳人吴碧澄在会府北街(今忠烈祠北街)仿照江南园林建筑修建可园,其建筑精巧典雅,布局浑然天成,被誉为当时成都四大园林之一。吴碧澄后来酷爱川剧,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可园的左边草地增建了一座可容800人的小型戏园,取名咏霓茶社,并花费重金聘请康子林、杨素兰、黄金凤等名角前来演唱川剧。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将咏霓茶社改为新式剧社--可园,对街邻开放,每票5角,座位舒适,并供应大餐、中餐、点心和茶水,成为成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剧场,戏迷们蜂拥而至。

        可园的兴起,启发了力主改良戏剧的四川劝业道道台周孝怀,他力促成都商业总会协理樊孔周也来修建一座新式剧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樊孔周募集股银八万两,买下成都川剧艺人公会所在地老郎庙旧址,修建悦来茶园,“悦来”二字取《论语》“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并与艺人签订协约:“园址为伶人度让与悦来公司,承办改良戏曲,为伶人永远谋生之所。”之后这里便成为以川剧为主的演出场所,人们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悦来”等同于“川剧”。

        1912年,以川剧界领袖康子林为首,由长乐、宴乐、怡乐等十大戏班的部分艺人联合组成的三庆会剧社成立,可谓“群英荟萃,名角如云”,并在悦来茶园长期演出,于是悦来茶园也慢慢成为了全川公认的集演出、教育、研究三位一体的川剧戏窝子。1954年,日益衰败的悦来茶园改建为锦江剧场,依然专门演出川剧,仍在传承着川剧的血脉。

        民国时期,除了可园、悦来茶园,成都市内还陆续修建了三圣街的锦江茶园、梓潼桥街的大观茶园、总府街的群仙茶园等数十家,繁荣得如竹枝词中所描绘“梨园全部隶茶园,戏目天天列市垣”。这些专业剧院的出现,不仅使演出团体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也改善了市民观看演出的条件。以前戏班很少有固定的日常演出,而在茶园则几乎每天都有,这也迫使戏班不断增加剧目,拓宽戏路,同时,演出环境的进步为演员展现演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从而也促进了川剧等其他戏曲艺术的发展。

        洗脸吹风扇 喝茶看戏似神仙

        当年的悦来茶园是一栋两层楼的木质穿斗结构建筑,整体高大豪华,雕刻精美华丽,早期的舞台由老郎庙原有的万年台改建完善。舞台两侧有耳楼,约300席;楼座又称书楼,最初为女宾专座,挂有竹帘,约320席;楼下的前面几排是特别正座,摆有方桌和双人长板凳,每桌只坐六人,即前面一方不坐人,约500席;楼下及堂厢边沿为普通座,用铁丝网与特别正座隔开。民国初年,这里还得男女分座,男宾由华兴正街入场,坐堂厢;女宾经梓潼桥街入场,坐楼厢;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逐步形成男女混座。

        那时并没有“剧场”或者“戏园”这样的称呼,虽然原本就是为川剧表演而建,悦来依然称为“茶园”,也正好符合成都人喜欢一边喝茶,一边看戏的习惯。堂厢的木椅背后还特别装有一块带边缘的木板,用来摆放茶杯、瓜子、点心等,其间堂倌不断地过来倒开水,茶园贩卖部还雇有专人在胸前挂一个长方形木盒子,装着香烟、瓜子、花生、糖果、糕点等零食,在场内过道穿梭着兜售,可谓台上是震天动地的锣鼓声腔,台下是悉悉索索的人间烟火气,这样的看戏环境和服务简直舒适周到,正如民国怪才刘师亮所写:“悦来茶园亦戏园,紧锣密鼓闹翻天。喝茶看戏嗑瓜子,各个都是小神仙。”

        当时的茶园还有两个特色服务--打洗脸帕和人拉风扇。那时,还有专门的服务员为观众打洗脸帕,服务员一边喊着“悦来的帕子,人人都有的”,一边将热气腾腾的洗脸帕抛出,帕子在空中旋转着,准确地落到观众的脸上,以此收取一点儿小费。这样的洗脸帕在一场戏里常常要用三到四次,擦擦汗、醒醒瞌睡也是很舒服的。而人拉风扇,则是夏天时茶园里比较闷热,人们用薄木板固定数把蒲扇,吊在空中,通过滑轮借助人力拉动,蒲扇轻轻摇摆,茶园也就凉风习习,只是辛苦了得不停拉动的拉扇人。

        戏剧最初进入茶园进行演出时,舞台的装置布景还比较简陋,仅将连幅布料画成“软档子”,用以取代“万年台”时期的三星壁,而其他设计依然沿袭传统。每幅软档子上绘制金殿、公衙、书斋、亭台楼榭、神龛庙廊等场景画面,用时依剧情而拉上放下。那时舞台使用煤气灯照明,称为“满台亮”,后来才开始使用煤气灯套盒和木架立式盒,茶园会在盒沿罩上彩色玻璃纸,这样就可以发射出五颜六色的灯光,用以增加舞台色彩,让观众耳目一新。民国十四年(1925年),周孝怀为悦来茶园安装了电灯,虽然那时电压不稳,灯光忽明忽灭,却仍然是成都川剧舞台上第一次使用电灯照明。慢慢地,其他演出场所也开始普遍使用电灯。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上海的木工设计师张锡奎、画师薛文伟及电工、装置等人员组成专业舞台美术班子来到成都,在《龙凤再生缘》《封神榜》等连台本戏中采用电光布景,轰动全城。为了满足市民的猎奇心理,剧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将机关、灯光和烟火等相互配合,力图营造出光怪陆离的舞台效果。后来有些舞美专业人士成立了专门的布景公司,承包各家剧院布景,可以利用翻板、暗门表现角色的消遁、分身,利用杠杆、绞盘转动来实现角色的腾云驾雾等等。

        从政客商人到寻常百姓,从文人雅士到车夫力夫,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喜欢去茶园喝茶看戏。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在闲暇时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生活的享受。有钱的政客商人就去条件好的茶园听名角唱戏,没钱的劳动阶层也能找到价格便宜的茶社闲坐一会儿,看丑角打趣大笑几声,可以调整身心、休养体力。(文 舒欣 图 成都市档案馆)

        1913年四川全省社会教育戏曲改良总会的戏曲广告列出了当时成都的热门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