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19年第2期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府广记》杂志 > 2019年第2期 > 详情
        【影像】1939都江堰青城山印象
        发布日期:2019-02-26 16:27:05 来源:成都市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1939年的安澜桥,数次进入营造学社成员的镜头

        安澜桥:刚柔相济的艺术

        江河将大地一分为二,桥梁却以一线牵起两岸。西南地区自古江河纵横,又多是山崖陡峭,水流湍急,不易立柱筑墩搭建普通的木桥或者石桥,而借助木船横渡,也十分危险,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悬索为桥,搭起河流上的空中之路,称之为索桥、悬桥、绳桥等,根据材料不同,有藤索桥、竹索桥、铁索桥等。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称赞道:“在工程史中,索桥又是我们的祖先对于人类文化史的一个伟大贡献。”

        曾位于都江堰分水鱼嘴的安澜桥,可谓我国最着名的多索多孔竹索桥。这座跨堰渡江的索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如一条青色长龙,横跨在岷江的内外江上。这次考察,营造学社成员们虽然只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待了短短的四天,却数次来到安澜桥,花了不少时间,对这座具有古代独特结构的桥梁进行细致地测绘,对其结构、形态、功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梁思成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在宽三百二十余公尺的岷江面上,它像一根线那样,把两面的人民联系着,使他们融合成一片。”(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而之后,营造学社的另一位成员罗哲文也于1944年前往安澜桥考察,他认为“桥的造型优美,与堰坝江河共同组成了一处人工与自然巧妙构成的独特景观。”(罗哲文《诀别的建筑》)

        安澜桥初建于何时,尚无文字记载,据说在宋以前叫做珠浦桥。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它至少在宋代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便已建成,当时叫做“评事桥”,“淳化元年,安定梁公楚以大理评事来守此邦。冬仍其旧,夏则为石笼木栅、竹绳,而属绳与栅,植于笼,跨江而桥焉。民至今赖之,即其官以名桥,示不忘也”。(南宋魏了翁《永康军评事桥免夫役记》)至明朝末年,当地政府为阻止张献忠的起义军,遂把索桥拆毁,从此,人们过河只能靠船渡。这里江宽水急,常常沉船覆舟,到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终于重建,改名为“安澜桥”,寓意两岸行人安渡狂澜。不过,如今的安澜桥已经是一座铁索桥了。1974年修建外江闸时,将索桥下移一百米,并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木桩排架也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缩短为240米。

        1939年10月6日下午,当营造学社成员第一次踏上安澜桥时,他们都亲身感受了索桥的“行时略感震动,目为之眩”(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岷江的上游多在高山峡谷地带穿行,河道狭窄,而到了都江堰之后,地势平缓,江面宽阔。古代工匠们先在岷江两岸各建一座桥楼用以固定竹索,又在都江堰鱼嘴(即江心位置)建一座石墩,而在石墩和桥楼之间,又建木架8个,并用石块围绕木架底部,以防水流冲刷。在石墩和木架之上,并列牵引10条竹篾编成的粗竹索,上铺木板构成桥面,可供人行走,木板上还有2条压板索,另有12根竹索为扶栏索,分列于桥的两旁,“除作栏杆外,兼能补助桥身竹索之拉力也”(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绞索设备安于桥两头石室内的木笼中,为避免索太长两头绞不紧,又在桥中的石墩上增设一套绞索设备。

        安澜桥全长336余米(1939年营造学社考察时测量,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共用24根竹索。这些竹索采自附近山中盛产的白甲竹,比慈竹更具坚韧性,每一条竹索由三条直径约为6厘米的小竹索扭结而成。竹子从硬度上来说,肯定不及实木或者铁索,但是“强度很大,整竹抗拉强度每平方厘米约1500公斤,而篾青的强度每平方厘米可达1800公斤,直径15厘米的三股竹索,破断强度在百吨左右,是很可观的。”(茅以升主编《中国古桥技术史》)对于安澜桥来说,因为它巨大的长度,如果使用铁索,其重量和数量将成为架设时的一大难题,而当地正好盛产竹子这种具有极强张力、重量又轻巧的材料,古人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了竹子的抗拉力,在岷江之上搭建这座悬空过渡桥梁。正是这样的民间智慧和独具匠心,让安澜桥完美地阐释了刚柔相济之美。

        二王庙:仙山楼阁在人间

        下载bst365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bet体育赌博

        灌县二王庙

        梁思成、刘敦桢等一行人站在安澜桥上,远远地看见依山而建的二王庙,在青幽茂林之间,有几座殿宇楼檐层层叠叠,翼角高高翘起,整个建筑显得轻盈生动,如在云中漂浮,颇有仙气。他俩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里仿若仙山楼阁:“庙在堰之东岸,树木葱茏,郁然深秀;其间殿宇嵯峨,掩映青翠中,疑为仙山楼阁。”(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此庙甚大,且能利用山势,随宜布置,甚富变化,故远望若仙山楼阁。”(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

        二王庙位于玉垒山南麓,是纪念李冰父子的专祠。这里古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齐建武年间(494年—498年)望帝祠迁往郫县,而原祠改祀李冰,改称“崇德庙”。北宋开宝五年(972年)赵匡胤诏修崇德庙,宋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又御赐“二郎神碑”,从此李冰传说中的儿子李二郎进入崇德庙与李冰同祀。五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清初更名为“二王庙”,期间经历了数次损毁和重修、扩建。

        四川人一直以来都将李冰父子视为“川主”,在历史上既有官方主持的典仪活动,也有老百姓以二王庙庙会为代表的民间祭拜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江堰灌区的人们都会扶老携幼地来到二王庙祭拜,在李冰父子的神像前祈祷风调雨顺。

        背靠连绵青山、面对千年古堰的二王庙,主体建筑以大殿、老王殿、老君殿三重殿组成,配殿有青龙殿、三官殿、灵官殿、戏台、乐楼等十六重。殿宇布局不受中轴线束缚,而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高低错落,起伏有序,处于轴线上的建筑,其高度明显高于轴线两侧或周边的建筑,以此突出重要殿堂,形成具有层次感的建筑群。由于二王庙建筑群的主要轴线转折多次,空间极富变化。从下往上看,陡峭的山势使得建筑更加威严雄伟,从上往下看,殿宇错落有致,屋顶造型优美。院落重重,幽深曲折,从亭台楼阁向外望去,近处是茂密山林,远处是古堰静卧脚下,岷江迤逦而来,视野极为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尽管似仙山楼阁,二王庙还是没有逃脱多难的命运,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所有建筑不同程度地出现结构变形、基础位移、墙体断裂、屋面损坏等问题,戏楼、字库塔等建筑完全倒塌,大量石刻文物被砸毁。曾经的营造学社成员罗哲文虽然当时已经84岁高龄,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和其他专家、工程队一起来到余震不断的都江堰,指导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作。2010年10月,都江堰二王庙修复完毕,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此外,修复工程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等奖项。“仙山楼阁”终究又回到了人间。

        青城山宫观: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

        青城山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从汉代起就成为道教发祥地,自魏晋以来,山上陆续建造了数十座庙宇宫观。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方神仙道教传入青城山,开始修建少量的道观、仙馆。从唐代开始,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随着两位唐皇的入蜀,道教逐渐兴盛,青城山兴建不少宫观建筑,甚至在唐开元年间,佛道两教为了建筑的地段问题还曾发生争执,后来由朝廷出面做出判决:“观还道家,寺依山外归所”,佛教被排挤到山外,而山上道教势力独盛。到宋代,青城山上已经兴建上皇观、储福宫、上清宫、丈人观、清都观、长生观、常道观等大型道观。而明清时期,由于朝廷的控制,宫观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由兴建转为重建、重修。

        一心想要寻访古建筑的梁思成、刘敦桢等人自然对有着悠久历史的青城山道教建筑寄以厚望,于1939年10月8日上午九点半从灌县西门出发,乘坐滑竿前往青城山。沿途的青山绿水让他们颇为心旷神怡,“两侧丘陵环抱,古树娑婆,石径迂回,别具风趣”(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只可惜上山实地考察之后,他们才发现,古时的道观多因战火、地震等天灾人祸早已荒废毁坏,现存建筑大多数为清末至民国所建。营造学社成员们从位于半山腰的常道观(俗称天师洞)到真武宫(俗称祖师殿),再到全山海拔最高的上清宫,一路都没有发现年代较古的建筑。

        虽然古建筑寻而未得,但青城山青峰延绵、古木参天,不愧有着“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再加上殿宇亭阁依山就势,与周边青山绿树的自然环境非常巧妙地融为一体,也给了刘敦桢一行人小小的惊喜,“青城山面积不大,高度亦不出六、七百米,但岗峦起伏,崖壑幽窅,其佳处在‘幽且曲’。幽为天然之景,曲则蹬道蛇盘,引人入胜,峰回路转,异景天开,诚有目不暇接之慨。而亭阁配置,因地制宜,足窥兴造之时,目营心计,卓具匠意,非率尔从事者可比。”(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

        道教的宫观建筑,在选址、布局和建造上,多追求“归隐、清心、自由、朴实、洒脱”。常道观,又名天师洞,是青城山宫观建筑群的代表,无处不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见素抱朴”等道教思想。整座建筑群坐西朝东,三面环山,前方白云谷地势开阔,选址可谓既深藏却又不完全闭塞。十几座殿宇楼阁随山势地形灵活布局、层叠交错,并不严格遵循中轴线的绝对中心和整齐的左右对称。建筑群的颜色以冷灰为主色调,青灰色屋面、灰色屋脊、黑色立柱等,与绿树青石的色调一致,在清幽的山林之中一点儿不显得突兀。在自然景观优美别致的地方,建筑群落有意敞开部分空间,将自然山水草木直接引入人工建筑空间,真正做到了与自然结合,而虚实有度。在这里,宏伟的宫观建筑与秀丽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充满了诗情画意,宫观建筑群虽为人工打造,却早已融入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

        除了主要的宫观建筑群,沿着游山小径还修建了许多供游人休息赏景的亭阁。这些亭阁小巧灵动、朴拙素雅,散落在深山幽谷之中,是巍峨壮观的宫观建筑群的点缀和烘托。其中不少亭阁为原生树木建筑,它们直接以不去树皮的原木为梁柱,用树皮搭建屋顶,把老藤树根挂起来当做栏杆花窗,可谓取材自然、独具匠心,不作雕琢、不施油漆,山亭便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的林木山石融为一体,显得生机盎然,处处都是天然意趣,将道教所推崇的“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文 西西 图 林洙)